《舌尖上的中国》(俗稱“舌尖”)是一部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在CCTV-1的《魅力纪录》栏目首播。该片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包括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等,以及与之相应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该片一经播出,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戏称为“吃货的专属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于2014年4月18日以周播形式在CCTV-1晚上9時首播,並同日在CCTV-9晚上10時跟播。
总导演陈晓卿在《北京青年报》訪問中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经于2014年5月开始进行准备,播出时间最早在2016年播出,第三季內容将增加“中国美食在海外”环节。
据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这部纪录片時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為普通的正常人,並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而且表示该片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会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時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在张铭欢执导该片其中一集《时间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过世后依然坚持制作着以前与丈夫共同做了几十年的虾酱。张铭欢表示“对于她来说,虾酱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是《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的美食专栏作者;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是纪录片《留住手艺》的执行总导演及《北京记忆》系列纪录片的主编,負責该片所有的拍摄场景和人物选择;总顾问为香港美食专栏作家蔡澜和上海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舌尖》的配音解说人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这部记录片定位于“高端美食类纪录片”,第一季只有7集,却耗费了13个月制作,镜头由中国70个不同地方采集而来。而第二季所涉及的美食区域更广泛,包含中国30多个省区市,甚至还包括新加坡美食。陈晓卿受访时表示他们剧组拍摄时都没有曝光自己是舌尖上的中国剧组的身份,並表示导演都要亲自都要吃片中每一道菜。而美食入选《舌尖》的四个标准是:「健康」,卤煮的食品不利于健康所以不能够在节目中出现、「真实」即是食物本身已昤好吃和有传承,不用特意用诗词给菜起名;「相对日常」,即大多数人能吃得到;和要「解馋」。
《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集都不是根据食物来定主题,食物只是出发点,通过美食看中国社会。全片都是由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当每个分集主题确立后,分集导演都需要经过3个阶段才会进行拍摄:第一个阶段是「文案写作」阶段,即分集导演看大量有關該主題的书、调查、並写文案;第二个阶段是「调研」阶段是确定分集要有什么的美食需要拍攝, 总导演陈晓卿认为路上也是一个获得美食信息的过程,于是为了找寻美食出现在“舌尖”中,规定分集导演在「调研」时不能自己开车,必须要坐公共交通工具「调研」,以方便在不断与人交流。同时为了拍出一些相对日常,更多的人能够吃到的美食,对拍摄的食材的价格有所限制,陈晓卿在第二季时曾就指示导演只可拍当时物价为50块钱以下的食物;最后是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地區寻找适合的人物以表达該种食物,承载这个地区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攝。
(部分摘自:http://zh.wikipedia.org/zh/%E8%88%8C%E5%B0%96%E4%B8%8A%E7%9A%84%E4%B8%AD%E5%9B%B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