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再不来就没了

一期要跟大家介位于福建省邵武市的和平古它有琉瓦、雕梁画、有、气派非凡---明清代中原地区屡的豪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 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和平。西北,面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史最悠久的古之一。是一全中国罕的城堡式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的旅游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06465.htm)

我有幸在去年底游览此古镇,真的深深为其完整的古街巷、城门、巷子等等所吸引。尤其让人感觉到佩服的是来自和平古镇的黄峭(唐。工部侍郎)也就是和平书院的创办人。他的眼界放在古人之中,可说十分之胸襟旷达。此地学风鼎盛,被人誉为进士之乡。


Monday, February 3, 2014

春节歌乐

《迎春花》乐曲两首,交响乐和民乐,姚敏原曲。交响乐《迎春花》潘耀田编,林曜指挥,­上海乐团管弦乐队演奏。民乐《迎春花》由沈诚 编曲配乐,中国音乐学院菁英演奏。
《迎春花》原唱者是高音歌后张露。是一首经典的新年乐曲。张露的歌声嘹亮不但擅唱轻松­活泼的西洋歌曲,演唱中国民歌风的流行曲亦韵味十足。歌词:正月里来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开人人爱,迎春花呀处处开呀,幸呀幸福来。幸福来呀幸福来呀,大地放光彩。迎春花咱­们大伙儿栽,合力培养勤灌溉。

民乐演奏的《迎春花》巧用了锣鼓乐的喜庆特质,以轻巧的节奏诠释新春的万千意象,保留­了原曲的盎然春意,同时添增了人们迎春贺喜的活跃情状。


===============================================

「春之晨」 歌词 

曲:金钢 (黎锦光) 
词:陈式 (陈蝶衣) 
原唱: 周璇 

欢迎欢迎欢迎这春天的早晨这早晨的光临 
花朵儿嘻笑 柳丝儿轻盈 
枝头的小鸟也在响应播送着流行的歌声 

欢迎欢迎欢迎这春天的早晨这早晨的光临 
带来了明朗 带来了温馨 
阶前的小猫也在打滚仿佛有无限的兴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我们要珍惜青春 我们要歌颂凌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我们要珍惜青春 我们要歌颂凌晨 

欢迎欢迎 欢迎这春天的早晨 
这早晨的光临 愿春长在 愿春无尽 
我们在春光中酪酊 我们在春风中耕耘 


林曜指挥上海乐团管弦乐队演奏。这是电影《花外流莺­》中的一首插曲,黎锦光作曲(化名金钢)由周璇演唱。乐曲洋溢著春天的气息,情绪欢快­活泼。

                          ===============================================

《春节序曲》李焕之曲,中央管弦乐团演奏。是一首明快、粗犷而热烈的乐曲,开始时的引­子由乐队全奏的宏大音响揭开了民间节日歌舞的序幕,第一段是淳朴、优美的舞蹈性的音乐­。中间部分是一个抒情性的对比段落,音乐素材来自陕北秧歌。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音乐更为紧凑和热烈,并在万民欢腾的气氛中有力地结束。据统计,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是音乐舞台上演奏得最多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之一。《春节序曲》实际上是­李焕之的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完成于1956年。作品表现了陕北人民欢­度春节的生动情景。乐曲的背景图像为花中四君子。





人狗情结~Q JUAN


我不讨厌狗,但也不喜欢狗。我总是对狗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曾经有个房产经纪人对我说,现代的人孩子少,所以把感情注入在狗儿或其它宠物身上,要我不要介意房客养狗。我点点头表示理解,这是现代人的生活趋势。而我始终觉得养宠物实在是件太麻烦的事情了,能免则免。

来到奥斯丁生活后,我天天都会看到爱狗的男男女女牵着狗儿到处走,去逛街、散步、跑步,... ...甚至搭飞机,就连找屋子也要考量四周环境是不是狗儿喜欢的。后来我又发现这里有宠物西药店,卖一些宠物吃的保健品。再进一步电视广告除了提醒要让狗吃得营养均衡,还提醒狗主喂狗吃Omega 3 鱼肝油, 这让我大喊新鲜!

无聊的我,于是又开始观察爱狗的美国人。我也因此上网翻阅美国人与狗的文章,才知道:“根据不成文的调查,美国人爱狗世界居冠。美国人爱狗,根据专家说是因为家庭根基不稳固,婚姻关系不可靠,所以美国人唯有把感情寄放在狗儿身上,毕竟狗是人类最忠心的朋友。”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总是佩服和欣赏美国人对狗的耐心,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回家后,无论多忙碌,都会带狗儿出门走一圈。大家都很遵守条规,带出门的狗都会套上绳子,而且狗主也随时准备捡自己狗儿的粪便。一些地方也专为狗主而设的公共垃圾桶和垃圾袋方便狗主人捡狗粪。虽然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出门遛狗,但是却鲜少见到地上有狗粪。

美国人和狗儿的关系已经感情升华,已经超越主仆关系,很多狗主更是直接把狗儿当着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有一天我发现几个原本互不认识的人,却因为大家都牵着狗,相遇了就自然地聚在一起谈论养狗经。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孩子幼小时,我出门时也很容易结交朋友, 几个妈妈一起抱着宝宝很自然地围在一起大谈育儿经。渐渐地,我也学习把狗儿当成是狗主的宝宝看待,遇见狗儿我偶尔有也会对它说:“ 嗨!” ,如果对表现得不错,对我和蔼可亲,我也不吝啬大赞:“好孩子!” 。 

我重新理解人狗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因此开始学习去欣赏爱狗的人。

火车快飞──泰国北碧铁道旅行 ~ SundayRose





Minivan司机踩油门的脚好像不曾松开,我挪挪屁股,偷瞟一眼仪表版,指针挺过了最高速再往下催,以不可测的速度奔向泰国北碧(Kanchanaburi)。原本打算把车程拿来补眠,结果根本无法入睡,悬空的五脏六腑随著车身摇晃,再偷瞟一眼,隔壁的泰国男生老神在在如入定僧人,捧著一本书读得目不转睛。

由于交通状况难以掌握,事先沙盘推演了三个计画,连备案都还有备案。怎么知道天未亮就起,却因为各种因素延宕到八点半才上路,我要搭乘的257车次火车,这时早已离开曼谷朝北碧驶去──当然,前提是准点的话──10:25它会短暂停靠北碧火车站,继续往桂河大桥、死亡铁路前进。无论如何,我必须在那之前追上火车。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出发前曾经想过会不会感到寂寞,结果每天早出晚归,光是应付一路上的状况就把空闲时间塞满了,带了耳机打算无聊时听歌解闷,也默想了歌单,只不过旅途并不像MV那么浪漫抒情,沉浸在自己世界,下场比较可能是错过提示下错站。



↑ 出发前制作的泰文单字卡。


以混乱开始的一天,Minivan抵达终点站已经11:00了,Google Map显示我的所在位置和北碧火车站还有段距离,迅速找了一辆计程摩托车代步,25泰铢成交。事到如今,只能祈祷火车大误点。

行经死亡铁路的火车一天只有二个班次往返,对隔天就要回台湾的我而言,今天非搭到不可。五分钟后计程摩托车把我送到火车站,看见月台上聚集著等待的乘客,心里放起烟火,但是脚步不敢停,直奔售票口询问火车何时进站?售票员打了个呵欠,悠悠哉哉地说:「五分钟。」



体验了早上风驰电掣的Minivan,行进中的火车简直像老牛拖车。未经修剪的树丛伸长枝叶,唰唰唰扫进车窗,除此之外和台湾农村风景相去不远。穿过桂河大桥后一个半小时,列车便会经过死亡弯道,车上没有广播,拿出自备的时刻表比对每一个站牌名称,发现误点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等火车想当然没有冷气,电扇在头顶转,对纾解闷热的车厢一点实质效果都没有。小贩来回穿梭各个车厢叫卖,在他不厌其烦地经过第N次时我忍不住买了;一名年轻的母亲独自带著三个小孩上车,落座后掀起衣服餵奶;我忙著清理脖子上像糨糊一样的汗水和防晒,其他乘客一派轻松地把两脚搁在前座呼呼大睡,那种对环境的自在回应,好像我们根本存在不同时空。

过了Lumsum站,车厢内一阵骚动。列车扶著陡峭山壁爬过崎岖的死亡弯道,车身右侧距离山壁只有几公分,左下方是碧绿的河,不探出头看,还以为火车高悬在空中飞行。

日军于二次世界大战占领泰国期间建造这条铁路,链接泰国和缅甸之间的险峻地带,作为日本控制缅甸、征服更多国家的后勤补给线。工程集结的盟军俘虏、泰国人、缅甸人、马来亚人、印尼人约三十多万,湿热丛林中疟疾、霍乱和痢疾肆虐,营养不良的工人遭受惨无人道的奴役,并且只能手持简单工具修筑铁道。铁路全长四百一十五公里,包含知名的桂河大桥,起初评估五年才能完成,后来在日军不断施加压力下,短短十六个月竣工,工人的死亡率高得惊人,据统计每个枕木下都埋葬著一条亡魂,死亡铁路的名称不径而走。当铁路终于通车,日本第一批运送的补给,是军妓。



↑ 当时修筑铁路的战俘,骨瘦如柴。


↑ 战后新修的桂河大桥,桥墩来自日本,作为战争赔偿。


过了铁路最惊险的一段,我在Thamkra Sae站下车。Thamkra Sae站只有一个简易月台,月台旁有一个专门屠宰游客的市集,寻常的冰棒在这里价格翻了不只二倍,一支五十泰铢,那还是喝水吧。

沿著轨道往回走,一开始前后还有游客同行,后来人都不见了,回头看只剩下几个小黑点,虽然大白天的,恶名昭彰的历史背景还是足以令人心生畏惧。大约一小时后,回程火车会从我后方逼近,原本想趁这段时间徒步穿越弯道,慢慢走回上一站Lumsum,几经挣扎,最后打消了念头。






↑ Lumsum和Thamkra Sae之间的洞窟,在铁轨旁。

琢磨著时间,惊觉这就是我今天的行程啊?不辞千里只为一条铁道而来。因为自己的失误,花了太多时间搭车,最多只能再容纳一个桂河大桥了,其他如盟军公墓(Allied War Cemetery)、泰缅铁路中心(Tailand-Burma Railway Centre)、杰西战争博物馆(JEATH War Museum)、遗产步行街(Heritage Walking Street)都不能去了。很后悔当初执意住在曼谷,明明行程就是往郊外跑啊!

↑Thamkra Sae没有售票口,上车再补。


回程的乘客比刚才多了许多,连续找了几个车厢才有靠窗的空位。坐在对面的泰国老先生发现我一个人旅行,显得非常兴致高昂,用流利的英文和我聊起天来。

「你住哪儿啊?」

「曼谷。」

「我是说你的家乡。」

「呃,我从台湾来的。」


大概看见我脖子红了一圈,老先生说:「台湾现在应该很冷吧!」

我心中窃喜,呵呵,初级会话难不倒我的,于是向他介绍了台湾的四季,他听完后说:「泰国只有二种季节......」

「干季和雨季。」我抢答。

「不。是热,以及很热。」


他向我确认台湾最炎热的月份,我以为他想找个凉爽的时间避暑,没想到恰恰相反,习惯热带气候的他特别想在盛夏造访台湾。难道泰国保有无冷气的公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正是因为居民习惯高温的关系?我还在脑海组织这个问题的英文句型,老先生又一连丢了好几个问题过来:


「你总是一个人旅行吗?」

「从事什么工作?」

「最近曼谷示威游行,不怕吗?」

「泰国人对政治挺狂热的,台湾呢?」

「台湾的政局安定吗?」

我想他误以为我的英文很好,提出的问题越来越艰涩,简直难以招架,最后话题又回到旅行,原来老先生也是自助爱好者,分享了彼此的出国经验,我才深刻体认到,从曼谷向全世界出发,机票比起台湾直飞便宜太多了!而聊到安全问题,他觉得心态正确的话,不管去哪里都可以把危险性降到最低,最后不忘补一句:「其实泰国很和平的。」

老先生问我明年还想来泰国吗?我说有时间的话,下次想去泰北,他闻言顿了一下,说北方很冷的,去南方吧!南方的小岛和海滩美得不得了。我想起在酒店认识的中国女生,还有在中国城吃饭时,一对来自台湾的退休夫妻,都同样热情推荐泰国南部,这样说起来,好像不去不行了。

用完十年份的英语会话量后,我率先在桂河大桥下车。临走前,他突然问:

「你喜欢泰国吗?」

「喜欢啊!」

「那,明年见。」

被下车的人潮冲撞得失去方向,走了几节车厢的距离,才想到刚刚忙著消化问题,尽管聊了很久,对老先生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人家名字都忘了问。当列车再次启动,缓缓驶过眼前,我仔细搜索每扇车窗,可是因为角度问题,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

目送火车离开,让车屁股呛了一脑子的烟。一个人的旅行还在继续。☻

Blog:http://baiguier.blogspot.tw/2014/01/blog-post.html

历代马姓名人简介


马头娘


  亦称"马明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蚕神,相传为马首人身的少女(荀子《蚕赋》:"身妇女好而头马首。"),故乐。居《通俗编》引《原化传拾遗》记载,古代高辛氏时,蜀中有蚕妇女父为邻人劫走,只留乘马。其母誓言:有将父找回者,即此妇女许配。马闻言迅即奔驰而去,旋父乘马而归。从此马嘶鸣不肯饮食。父如其故,怒而杀之,晒皮于庭中。蚕妇女由此经过,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遂春为蚕神。马融

  (79-166)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职。从挚恂学。遍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学达到成熟的境地。生徒常有千余人,邶玄、卢植都邮其门。他除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又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先徒,后列妇女乐,对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有一定影响。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公布等二十一篇。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

马臻

  东汉人,顺帝时,任会稽太守。永和五年(公元140),在会稽、山阴两县(今浙江绍兴)境内创建周围三百余里的灌溉、蓄洪水库,即镜湖(后又名鉴湖、长湖),灌溉农田联九千多烦。湖高田丈余,小少泄湖灌田,水多泄田归海,民受其利。

马腾

  (?-212)东汉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寿成。初为凉州刺史耿鄙军司马,曾镇压氏羌起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起兵,与韩遂联合,推汉阳人王国为主。后废王国,与韩遂割据凉州。曹操征其入朝,任为卫尉。以其子马超举兵反对曹操,被杀。

马超

  (176-222)三国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孟起。东汉末随父腾起兵,后领聘部属。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攻曹操,在潼关为操所败,还据凉州。后为杨阜等所逐,因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蜀汉建立,任骠骑将军。

马祖

  (709-788)唐禅宗僧人。名道一,后世亦称马祖道一。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幼年出家,后师事怀让,曾在佛迹岭(在今福建建阳)、龚公山(在今江西南康)等处传授禅法,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的道理。从学者甚众,后形成派系,称"洪州宗"。

马燧

  (726-795)唐大将。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少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初叛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反正,事泄流亡。代宗初年,从县尉渐迁为郑、怀、陇、商等州剌史。大历十一年(776年),以河阳三城使与诸镇讨汴州叛将李灵曜,战功冠于诸镇,迁河东节度使,建中初年,与诸军讨魏博田悦,屡立战功,旋因李怀光兵败,诸军均退,他也回太原。贞元元年(785年),与浑瑊等讨李怀光,平定河中。当时与李晟、浑瑊号为三大将。三年,为绥、银、麟、胜招讨使,轻信吐蕃将尚结赞诸和之言,致唐使险被吐蕃诱擒,他因此罢镇,任司徒兼侍中。

马殷

  (852-930)五代楚建立者。公元907-930年在位。字霸图,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少为木工,应募从军,后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治(今湖南长沙)。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建峰为部下所杀,他被推为主,唐任为潭州剌史。光化元年(898年),进武安军节度使。领有潭稀诸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楚王。次年,后唐封为楚国王。他尊礼中原王朝,在境内发展商业,收取商税,有殷实之称。

马丹阳

  (1123一1183)金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从义,字宜甫,更名钰,字宫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治今烟台)人。擅针灸疗法。大定七年(116年)与妻孙不二同拜王重阳为师。后开全真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其人,世称丹阳真人。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马远

  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生长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均为画院画家,他继承家学。历任光宗、宁宗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能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有清润。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楼阁大都动用界尺,而加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团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又工画水兼精人物、花鸟。与夏圭并称"马夏",加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山径春行》等图。子麟,宁宗时画院祗候,亦擅山水、人物、花鸟。

马致远

  (约1251-1321以后)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同别人合写的《黄梁梦》七种。《汉宫秋》较著名。另《误入桃源》仅存一曲。一说南戏《牧羊记》也是他所作。剧作文词豪放有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带有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思想倾向。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马琬

  元末明初画家。字文壁,号鲁钝生、灌园人、秦淮(在今江苏南京)人,居松江(今属上)。少时就学于扬维桢。明洪武初官抚州知府。擅画山水,远法董源、巨然和米芾,近师黄公望,笔墨清润而较密茂。兼工书法,能诗。存世作品有《春山清霁》、《暮云诗意》等图。

马中锡

  (1446-1512)明故城(今属河北)人。字天禄号东田。成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义,以诱降失败,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有《东田集》。小说《中山狼传》一说为他所作(一说为唐姚合或宋谢良作,中锡只是修改)。

马士英

  (约1591-1646)明末贵州贵阳人,字瑶草。万历进土。崇祯末任凤阳总督。明亡后,他利用江北四总兵实力,拥立福王于南京。任东阁大学士,进太保,专国政,起用闲党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排斥史可法等。南京陷落后,南走浙江,往鲁王不许,入方国安军,后兵败降清。又与隆武帝暗通消息,事露,在福建延平被杀。一说入太湖吴易军中,为清军俘杀。

马进忠

  (?-1659)明末农民起义将领。字葵宇,陕西延安人。崇祯初起义,别号混十万。由陕西转于豫、楚边境。崇祯十一年(1638年)攻陕州,战败;走信阳、光山。十四年为左良玉所败,降明。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子梦庚以全军降清.他不从,仍归南明,在湖南屡破清军。后与张献忠旧部联合抗清,从李定国收复桂林、长沙、岳州等地,并反对孙可望的叛乱。受封为汉阳王。水历十二年(1658年)驻防贵阳。次年清军入黔,他战败退往云南,未几病死。

马骕

  (1621-1673)清初史学家。家宛斯,又字聪御,山东邹平人。顺治进士。作协商会议囊空如洗推官,改灵壁垒森严知县。生平殚研经史,尤臻力于先秦史,有"马三代"之称。先后编次史料,著成《绎史》、《左传事纬》。

马注

  (1640-1711)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文炳,号仲修,云南金齿(今属保山)人。回族。自称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幼年孤苦,20岁始潜攻儒学与佛书。30岁开始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曾赴各地访师求友,对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48岁重返云南,讲授"心性之学"。著译有《清真指南》,《经权集》、《樗樵录》等。

马三峰

  清代曲艺艺人。西河大鼓创始人。高阳(今属河北)人。生活年代在道光至光绪年间。曾在木板大鼓、弦子书唱腔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的唱调,并用铁板和大三弦伴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唱腔。名望甚高,时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说。

马玉昆

  (1838-1908)清末我军将领。字景山,安徽蒙城人。初在原籍力、团练。1865年(同治四年)随宋庆镇压捻军。后赴西北镇压回民起义。1874年随左宗棠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光绪二十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驻防旅顺。甲午战争爆发.统毅军赴朝鲜对日军作战。1899年晋浙江提督。次年调直隶。八国联军入侵时,率所部在津郊、北仓等地抵抗。旋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后加太子少保衔。

马相伯

  (1840-1939)中国教育家。江苏丹徒人,原名建常,又名良。自幼信奉天主教。1870年获神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参与洋务活动。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任校长。1913年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坚决主张团结抗日,被尊为爱国老人。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后在越南谅山病逝。著述收入《马相伯先生文集》。

马建忠

  (1845-1900)清末学者。字眉叔.江苏丹徒儿早年研究西学,1876年留学法国并任清使馆翻译,回国点入李鸿章县办洋务.曾去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著《富民说》,用重商主义观点解释经济发展。主张废除厘金,实行保护关税,振兴工商业。著有《适可斋纪育纪行》O精通英法语文及希腊文、拉丁文。所著《马氏文通》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元章

  (1853-1920)中国伊斯兰教哲赫林耶门宦第七代教主。字光烈,回族,祖籍甘肃武都,生于云南河西(今通海)。187O年(清同治九年)与父马世麟参加杜文秀领导的反清起义,失败后,潜往甘肃进行振兴哲赫林耶的活动。强调用汉语宣教.反对盲目遵行殉教精神,提倡回汉团结和教内团结重视发展教育和经济。遂使曾遭清廷打击几趋衰落的哲赫林耶得以恢复。通汉文、阿拉伯文并兼长书法。殁于陕甘大地震中,葬张家川宣化岗。著有《省己格言》、《鉴古训》、《道统论》等。

马万福

  (1859-1937或1853-1934)中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派创始人。字子西,甘肃河州果园村(今属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22岁收徒讲学。曾朝觐麦加。归国后传教于临夏一带,主张"遵经革俗"、"凭经立教",要求坚决按《古兰经》和圣训力、事,为弟子及受其影响的阿匐所赞同,逐渐形成教派。后因遭到当地门宦忌恨,出走青海等地。后得宁海镇守使马麒等支持,其主张始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广泛传播。

马占山

  (1885-1950)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币),字秀芳。早年任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黑龙江省副司令,率部在泰来、江桥等地抗击日本侵略军。1932年2月投降日军,4月反正,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出东北。198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司令、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与傅作义等在北平宣布起义,后寓居北京。

马文昭

  (1886-1965)中国细胞组织学家。河北保定人。曾任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从事细胞结构器与卵磷脂的研究达四十余年,对于线粒体和高尔基器在细胞的功能变化和疾病影响下的形态改变做了大量工作。著有《磷脂对组织的作用》等。

马衡

  (1891-1955)中国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建国前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并曾主持燕下都地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著作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丛》等。

马鸿逵

  (1892-1970)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字少云。回族。兰州陆军学校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昭武军营长、第五混成旅旅人、宁夏第七师师长。1929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十五路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1949年去台湾,后赴美国。

马骏

  (1895-1925)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人,又名天安。回族。五四运动时任天津学联副会长兼执行部长,并和周恩来等发起组织觉悟社。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去东北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任吉林沪案后援会会长。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后被奉系阀张作霖逮捕杀害。

马松亭

  (1895-1992)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北京人。生于伊斯兰教世家。回族。自幼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26岁后历任北京、河北、济南、重庆、香港、台北等地清真寺教长。曾参与创立并主持北平(今北京)成达师范和北平回教经学院工作。创办"月华出版部",出版《月华》杂志和伊斯兰教经籍等。30年代,曾出访埃及、沙特等国。回国后,在北平发起成立"中国埃及文化协进会"、福德图书馆,并选派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建国后,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和名誉院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副会长等职,并为全国政协第二、五、六、七届委员。著有《回教与人生》等。

马廷英

  (1899-1979)中国海洋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字雪峰,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人。1927和1929年先后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和东北帝国大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研究员、中央大学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海洋组主任;1945年去台湾,负责接收台北日本帝国大学和重建台湾大学及其地质系的工作,并任地质学教授直至退休;1946年创对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并任所长。主要致力于珊瑚化石的生长节律、古气候、大陆漂移和石油生成理论的研究,是中国系统研究大陆漂移说、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理论的先驱。论著有(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大陆漂移及亚洲东缘现在的湮移速度》、《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新生代地壳变动与西太平洋之石油》等。

马以愚

  (1900-1961)中国伊斯兰教史学家。又名吉睿,回族。安徽怀宁(治今安庆)人。早年肄业于安徽政法学堂。曾在安庆、上海、桂林、重庆等地从事回民教育。后长期致力于教史研究和文物考证。通晓天文、历法、数学、易占学。著有《中国回教史鉴》、《回回历》、《中国伊斯兰教寺墓考察》、《历法考证》等。

马连良

  (1901-1966)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幼年在喜连成科班学艺。出科后博采贾洪林、余叔岩各派艺术,形成一种柔润、潇洒的风格,世称"马派"。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常演剧目《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马步芳

  (1903-1975)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字子香。回族。早入入宁海军官训练团学习。1928年起任国民党国旅、师长、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新编第二军军长,西北"剿共"司令部纵队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1936年底率部国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抗日战争暑期任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9年任国民西北军政长官,后去埃及。1957年任台湾当局驻注特阿拉伯"大使"。1967年辞职。1975年病死于沙特阿拉伯。

马明方

  (1905-1974)陕西米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做军事工作。1927年秋到陕北,后任中共陕北特委代理书记、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陕北省委书记。1938年去苏联学习,1941年回国,路经新疆被军阀盛世才逮捕。1946年出狱到延安,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其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区副政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财贸部部长、东北局第三书记、全国人大常委。是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马坚

  (1906-1978)中国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学者。字子实。回族。云南个旧人。1928年在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由中国回教学会选送至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等校学习。1939年回国后,在上海、重庆、云南等地从事教育和(古兰经)及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译。1946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1949年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等职。译著有《古兰经》、《伊劳动保护兰哲学史》等。

马长寿

  (1907-1971)中国民族史学家。字松龄,又作松舲.山西昔阳人。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入南京中央博物院任职,先后在四川大凉山、川西北等地考察彝、藏、羌等族的社会历史。1942年起在东北大学(四川)、金陵大学(成都)、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授。建国后,任西北大学教授,筹建西北民族史研究室并任主任。著有《北狄与匈奴》、《乌桓与鲜卑》、《氏与羌》等。

马思聪

  (1912-1987)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1923年赴法同。翌年入南锡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929年回国。1930年再赴法国,从毕能蓬(Janco Blnenbaum.1880一1956)学习作曲。1932年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并任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云南中山大学教授、重庆中华交响乐团指挥。1946年应邀任台湾交响乐团客席指挥。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院长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1967年后侨居美国费城。前期作品有《第一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内蒙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包括《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西藏音诗》、《弦乐四重奏》以及大合唱《抛锚》、《民主》、《祖国》、《春天》等。建国后,作有《第二交响曲》、管弦乐《山林之歌》等。侨居美国期间作有舞剧《晚霞》、歌剧《热碧亚》、管弦乐《阿美组曲》等。

马世骏

  (1915-1991)中国生态学家。山东兖州人。北京大学农学院毕业,美国犹他大学科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昆虫研究所研究员,酉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兼北京大学等四校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国际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欧洲生态科学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等职。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对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作了深入研究,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著有《中国昆虫生态地理概述》等,发表《谈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等论文百余篇。

马可

  (1919-1976)。中国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早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及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9年赴延安,在鲁建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角放区从事音乐活动。建国致力于戏曲音乐研究,并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1945年参加新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作了重要贡献。又作有秧歌《夫妻识字》、管弦乐《陕北绷一曲》、歌剧《小二黑结婚》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作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等二百余首,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冼星海传》等。

马雍

  (1931-1985)中国历史学家。笔名孟池,湖南衡阳人。中国共产党员。北京大学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专于西域史研究。曾参加整理马王堆帛书,缀合成《战国纵横家书》。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中亚义化研究协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编委。著有《西域史地文物丛考》,翻译或与他人合译有《斯巴达卡斯》、《伏尔泰评传》、《古代社会》、《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等。

http://www.taiwan.cn/zppd/GXMR/200805/t20080528_650222.htm

年的故事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 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 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nygrp5/home/story)

春联的故事


據說春聯源自於驅邪逐鬼的「桃符」。古人迷信桃木可以制邪伏鬼,在新年時掛桃木板在門旁以求平安;後來人們又在板上畫神荼、鬱壘兩位神將的圖像或寫他們的名字,這些都叫桃符。桃符的內容慢慢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取代,出現了春聯的形式;漸漸的,桃木也被紙取代了,春節前題寫桃符更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朝王安石詩〈元日〉



喝了屠蘇酒會千壽


從王安石詩中可以看出,到了宋代,寫春聯賀春已成為流行。對我來說比較有趣的是詩中的「屠蘇」,因為現在過年我們已經很少有人喝屠蘇酒了,反而是日本保留了這項學自於中國的習俗。前年全家去日本玩時,媽媽還在東京的清酒店買到了做成像茶包的「屠蘇」,店員教她要喝之前一天放入清酒之中浸泡,也可以用熱水泡屠蘇加薑片和蜂蜜。

屠蘇是一種藥草,傳說屠蘇酒是華陀所創,加入多種中藥材,因為有多種保健功效,古時都在闔家團圓時喝屠蘇酒。日本人過年喝屠蘇酒,除了慶祝新年,同時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快樂。很可惜吧!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這種習慣,許多傳統習俗反而由日本人保留下來。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歡春聯,從那時起開始用紅紙寫,而且春聯這個名詞還是他發明的,不但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也把這個習俗由宮廷官宦府邸推廣到百姓之家。



福字斗方

春聯有許多種形式。貼在大門左右的柱子或牆上的是「框對」,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對聯」;門楣的橫木或壁上貼的是「橫披」;貼在大門兩扉的是「門心」;只有一個字、剪成正芳菱形的則是「斗方」或「門葉」。固定四個字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的叫做「春條」,一般掛在室內,不過現在的人不這麼講究,反正就是喜氣討吉祥,所以室外各處也常看到人們張貼。

(http://calligraphydance.wordpress.com/2009/01/18/newyearcalligraph/)

红包的故事

(网上图片)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http://x.iweihai.cn/ihouse/daikuan/zuhe/2010/01/104515.htm)

挂灯笼的故事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人们通宵游乐,猜灯谜,吃元宵,家家户户大门外高挂灯笼,彻夜通明,热闹极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网上图片)

据说,有一位神仙,犯了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到人间赎罪,到了人间后,他受不了人间生活的辛劳清苦,没几天便跑回了天上,跟玉皇大帝下舌,说凡人多么四肢不勤,多么自私残暴,玉皇大帝一听,气坏了,不分青红皂白就派了另一位神仙下凡,命令他在正月十五这天放火把人间的一切都烧光。

神仙领旨下凡了,他不相信人心会那么坏,于是,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一个讨饭的碗,来到了一个小村子,想试试人心。

他看着满山遍野辛勤劳动的农民,心想:刚过完新年,人们就上山下田干活了,这怎么能说凡间之人都是四肢不勤呢?这时,一个从田里回来的中年妇女,看到他年高体弱,冻得浑身发抖,一个劲儿的呻吟着,就把他搀扶回了家,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敬重他,给他洗干净了衣服,做最好的饭菜给他吃。

村里的人们也都来请他,诚心招待这位陌生老人。这位神仙看到家家户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派祥和的和谐景象,亲口品尝了人间的丰富菜肴,也亲眼看到了人民纯朴勤劳和敬重长辈的美德,他不忍心伤害这些善良的黎民百姓,就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村民们,让大家想办法避免这场灾难。

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你想一个主意,我提一个办法,议论来议论去,终于想出一条办法来,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门口挂灯笼,同时放烟花和火炮,做出人间已经着火的样子,以此欺骗玉帝。这位神仙听后拍手叫好:“妙!妙!妙!”于是,人们燃起了火把,点起了红灯笼,放起了烟花爆竹,神仙看后满意地点点头,便飘然离开了人间,返回天庭复命去了。

玉帝站在南天门朝下一望,见凡间到处是火光,红彤彤一片,便信以为真,连声叫好。就这样,人们才免除了一场灾难。

后来,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点红灯放鞭炮,除了祈盼来年生活的幸福和吉祥外,还表达着人们一种喜悦心情。

(http://www.nong-an.gov.cn/info/1224/39299.htm)

年夜饭的故事


(网上图片)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团年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有关年夜饭由来的故事有很多,最广为流传的是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有关的说法。

故事还要从辞年说起,辞年也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曾有:“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的佳句,把守岁的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江南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净,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这规矩习俗据说是为了哄骗铁拐李而传下来的。

原来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讨完饭,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关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个情况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时,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铁拐李一看,这家够穷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这下,这户人家便发了财,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谁知道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可是人间关着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关于年夜饭由来的故事。

(http://www.fancai.com/nianyefan/9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