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初,常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红彤彤的对联,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有些对联上,也有印上小小一方篆刻印章呢?由于对联属于书法的一种,而且讲究其对称,除了文法上词句讲究相对,字句押韵,落墨也讲究对称,一幅好的对联,自然少不了用以平衡画面的印章了。
在对联上,若字句笔画,行气形状不甚对称时,有经验的书法家常会用印章来协助补正。
谈到篆刻,小小方寸之间,学问博大,源远流长。
篆文顾名思义为写/刻在竹片上的文字,篆源自于瑑,最初文字都只见于将相贵族朝见天子使用的玉质礼器,因此文字为瑑(部首:玉),后竹简普及化,是为篆。
印章历史源远流长,在出土的殷商时期文物中就已见到用来封印的封泥,
殷商时期的篆刻作为印章形式已见雏形,用来检封扎起的竹简。
早期的印章多以铜铸,先以蜡块刻出印章,再以湿泥包起,待干后注入熔铜汁,
溶蜡吸入土中,铜汁取代蜡块的位置成为铜印。
一开始,只有士官大夫才使用印章,刻的都是官位头衔是为官印,直到汉代,
私印才渐渐的普及。
手工㩗刻的印章通常由刻印者设计,小小方寸之尽显博大中华文化精髓的精妙之初。
狭小的空间内,融合了字体笔画、排列、空间分布,红白间分的美感,
尽显艺术家的巧思及功力。
由于印章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及授权和查封,阅览审核,因此防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有手工㩗刻的印章都不能仿制,刀痕的深度,石块天然的细微崩裂,都是无法完全仿制的。
一般传统印章都使用篆文入印,因为印章大都是正方形的,篆文字形方正,入印排列较为合适,也有使用隶书,行,楷或草书入印的,但一般都是使用篆文,又分为阴刻和阳刻,阴刻者一称白文,将笔画刻去,印面白字红底,阳刻者亦称朱文,将字体之外的部分镂空,印面红字白底,也有特殊设计的印章交互使用朱白文者。。
除了刻上名字的印章,也有刻上诗词句,吉语,也有刻上图纹或花押等的印章。
传统的名字印章入印的一般是名、字、号、或整合起来,如:苏轼,姓苏字子瞻或和仲,号东坡居士,
因此他的印章会有:“苏轼”、“苏”、“东坡”、“子瞻”、“和仲”、“东坡居士”、“苏东坡”、“苏子瞻”、“苏仲和”、“东坡子瞻”、“东坡和仲”等等,也有将居所、出生地、祖籍、官衔等等刻上的如“眉州苏轼”、“眉州苏氏”、“翰林学士苏轼”、也有刻上年龄的,如:“苏轼五十后作”,也有藏书印,印在自己收藏的书册/画卷中,
也有刻上堂号书斋,居所名字的印章,如:“东坡草堂”等等变化无穷。很多时候,在某一段期间只使用一个印章,令考古分类更为精准。如当他只在黄州时期,使用“黄州牧”,在未有注明日期的作品中,即可大概考究出时在黄州时期的作品了。
印章的传承到了今日,实际用途相对较少,常见于传统书画作品之中,但也有许多年轻人,将自己在网站/网络论坛中使用的昵称/笔名等、刻上印章使用。
** 谭子健
1980 出生于吉隆坡,中学毕业于巴生光华独中,高中毕业于巴生滨华独中(美术班),2002年吉隆坡美術学院毕业,獎学金学生,在学院最后一年任职学生会会长,在学期间曾參加2001年度诺基亚举办的绘画比赛,得入选奖。自修篆刻10年,现于父亲画廊内工作,而周末晚上于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摆摊承接篆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