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香港的晶晶,十年前嫁给新加坡郎便以此为居。出生在中国湖北的晶晶,幼小的时候同家人到香港定居。受大学教育的父亲要求一对儿女在家必须讲普通话,因此,即使是生活在粤语环境,晶晶和哥哥的普通话依旧说得与内地人无异。
入学之后,因学校皆以粤语授课,耳濡目染之下,不到一年时间,晶晶和哥哥的粤语就朗朗上口了。
晶晶说:“我所就读的那所小学有很多内地学生。这些来自不同省份内地学生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流利的粤语互相沟通。”
我告诉晶晶,我自幼就以福建话同家人沟通。华语和英语还是入学之后开始学习的。若问我是如何在有些‘混杂’的语言环境下,学好两种语言和一种方言,说真的,我自己也答不上来。只知自己是在懵懵懂懂中摸索学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语言专家都普遍认定,小孩学习语言的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七十年代末所推行讲华语运动,虽取得显显著的成果,然而,如今却面临了一个严峻的挑战。试问,在英语大行其道的前提下,愿意说华语的年轻人又是否依然保持增长的趋势?还是,这个趋势已经悄然地被强势的英语所取代?
菲律宾拥有亚洲最纯正的英语环境。然而,菲华友人却坚持要以福建话和华语同女儿沟通。
“菲语和英语都可以在入学之后才学。我深信只要我和先生都坚持,将来孩子即使在非华人社会中成长,还是有能力说出一口流利的母语的。因为,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著名虎妈蔡美儿的父母虽移民美利坚,但他们还是坚持是以福建话来教育女儿。蔡美儿曾经对《人物周刊》的记者这么表示:“我的父母从小就不让我们几个姐妹在家中说英文。如果我们说的句子包含一个英文单词,他们就会用筷子打我们一下。”
我经常在地铁车厢内目睹这样的景象。年轻夫妻互以略为流畅的华语沟通,但对坐在他们身边的孩子们则是以英语来交流。他们所说的英语很粗糙。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之下,其英语也同样的支离破碎。在这种‘畸形’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要搞好双语亦然是一项大挑战,更谈不上学好自己方言。
遗憾的是,在我的周遭就不乏有英语至上的朋友。她们在家中为孩子们营造讲华语的环境,显得消极。既然他们本身的华语没那么糟糕,为何就是要选择以英语同孩子沟通?她们都示,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还搞不懂英文,听不懂英语是很吃亏的。因为这会将连带影响以英文教授的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成绩。待孩子就学之后,学术总成绩被华文一科所拖累,届时任凭她们砸再多的钱送孩子到华文补习班,恐怕也成效不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