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再不来就没了

一期要跟大家介位于福建省邵武市的和平古它有琉瓦、雕梁画、有、气派非凡---明清代中原地区屡的豪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 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和平。西北,面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史最悠久的古之一。是一全中国罕的城堡式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的旅游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06465.htm)

我有幸在去年底游览此古镇,真的深深为其完整的古街巷、城门、巷子等等所吸引。尤其让人感觉到佩服的是来自和平古镇的黄峭(唐。工部侍郎)也就是和平书院的创办人。他的眼界放在古人之中,可说十分之胸襟旷达。此地学风鼎盛,被人誉为进士之乡。


Saturday, November 9, 2013

《马来西亚画家系列》孝子画家钟耀才

孝子画家钟耀才 
文字:菲尔 


在槟城,画家圈子里朋友都知道,近几年来,有一位到那里都带着父亲的画家——无论是参观画展、找朋友、吃饭逛街——这位画家,就是来自槟岛亚依淡的钟耀才。他是圈中有名的“孝子画家”。乍听之下,人家会以为那是宣传文字,但若接触过钟耀才,很难不接受这个评价。

第一眼见到他,人们会为他的温和以及才华所吸引;但一旦深入了解他的故事,不禁感慨,在他身上可说上演了现代版的24孝。

十年前,妈妈莫名其妙得了怪病,医生说是脑积水,钟耀才却无法接受向来健康无恙的妈妈会在一日之内,突然间头痛欲裂,在短短2、3天内须动脑科手术。他哭过、恨过、气过,他说:“我实在看不开。我花几年问天,为什么让她这么辛苦?最后我接触佛法,了解到这是前世因,这世报,学会接受。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宗教信仰,才能开悟。” 他接触佛书,接近佛法,许多师父为他开示。他说:“很感动,很多师父都对我很好,很疼爱我。”我猜,师父们也被他的孝心感动。在现代冷漠无情的社会里,他的孝心显得难能可贵。 


他缓缓告诉我,妈妈刚病发时,脑部动了3次大手术,在孟沙的一家私人医院住了好几个月。他每天为了照顾妈妈,睡过医院走廊沙发、后来把医院病房当“酒店”来住,每天“足不出户”服侍妈妈生活作息。出院时,医药费是一枚“炸弹”。没想到,主诊医生说,他被钟耀才的孝心感动,所以让他只付其中2/3 的帐单;医生的手术费则分文不取,只要钟耀才送他一副图画。医院当局看他和爸爸在这里睡了一个月沙发,最后决定拨一个房间给他们住。可是医药费账单上,他发现住房这笔钱扣除了。

妈妈要用救护车载回来槟城,一个女人凑巧在医院里听说他的故事,决定自掏腰包租救护车给他。妈妈住院要换血,在当时社交网络没那么普遍的情况下,只是通过手机短讯,竟然一天之内就有百多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自动来捐血……。如果我说这是“人性的光辉”,读者可能觉得这种字眼很俗。但就如他说的:“我这才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好人,当然也看到谁是朋友,谁是在你困难时自动消失的人。”我想,他对妈妈的痴心,也激发了他身边很多人发扬人性里最值得推动的精神:爱心和善心。 自古以来,我们听说过痴心父母,很少听说痴心儿子。他对病重的妈妈这10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显可贵。

请他谈谈照顾妈妈的细节,他马上表明:“我可以放弃一切来照顾我妈妈,因为这是妈妈呀,妈妈只有一个。工作失去了,可以再找,妈妈不能失去。”他说:“很多人说我和爸爸照顾妈妈很辛苦,其实我一点也不感觉辛苦。我有能力照顾妈妈。我觉得妈妈更辛苦,她整天只能躺在床上,又不能说话。这10年来,每天我和爸爸都会在临睡前、半夜3点多、凌晨5点多,为妈妈抹身、转身,她才不会生褥疮。”我重复:“每天?”他说:“对啊,除非我有重要的事出远门不在家。” 

认识他的朋友都知道,钟耀才对朋友很真心,他时常把“感恩”“感谢”挂在口边,态度又谦和,所以他身边有许多朋友,大家对他妈妈的事,都主动来关心。很多人来探访妈妈,都有秘方传授。他说:“我们真的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我和爸爸两人必须每星期一、三、五把妈妈从楼上搬下来,放到车上,载去针灸;可惜没有效果。” 

妈妈动了三次手术之后,最后还是病情加剧,逐渐变成瘫痪和失去知觉,“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吃。”就好像植物人一样。他对此非常痛心。“这一件事情,让我看尽人生的苦乐、人性的真实。但我还是很感恩。” 他告诉我:“此事教我看开很多,人走到最后,什么都带不去。有事发生时,要学会接受、然后面对它、最后要能够放下。了解佛法,因果,人始终要走上这条路。”所以妈妈要离开他们的那一天,医生询问他们的意见。医生说,如果抢救的话,也许只能活多几天,妈妈的肉体还要再受苦一次。当时妈妈基本上就是靠一条管输送牛奶,维持生命。最后,钟耀才和爸爸以及其他家人作出了人生中最痛苦的决定,就是放弃抢救,把妈妈带回家,让她在家往生。 

“妈妈教会我的事,反而是在妈妈没办法动弹的时候,”她教了钟耀才一个道理,让他终身难忘:“我学会的,是珍惜眼前人,还有知足常乐。” 此事对创作的影响?“以前,作品好、坏,对我最重要。现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我也将要开个画室,让不开心的成人来免费画画。”



他当了20多年图画老师,目前有200多个学生,其中参加国际赛事的获奖者无数,他说:“我现在最大的转变是我觉得名利不再重要。世界级画家有什么用?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些都带不走。我要感化小孩,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常常就是拼成绩,没有人拼说谁比较乖和听父母话。可是有些家长不欣赏这种做法,宁愿离开我的绘画班,我只能说,没关系,我们没有缘分。” 他说自己现在的图画班,除了教小孩画画,还注重教育他们的态度,教他们感恩,教他们如何做人,告诉他们亲情的重要。他说:“这种改变,我喜欢。我还是用心在画。以前100%在画画,现在教育更加重要。我有200个学生,就有200个 家庭。每个家庭各有问题。我会尽量帮助他们。如果你要学的是商业绘画,以赚钱找工作为出发点,抱歉,这里不适合你。” 



妈妈去世这1年多以来,钟耀才每天都把爸爸带在身边。他说:“经历过妈妈的事,让我感觉世上最珍贵的是亲情。我爸爸老了,能够在一起的时间,要珍惜。”在亚依淡,很多人都表示很羡慕他的父亲,他却很谦虚地说:“每个人都做得到,看你有没有这份心而已。”轻描淡写,意义却很深远。他经历了生死10年的领悟,化为这一句,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Sunday, November 3, 2013

《沿途有情之美国奥斯丁篇》线轴编织蕾丝花边(bobbin lace)——Q. Juan

我慕名而来到韦科(Waco)城,计划观赏德克萨斯州的牛仔竞技决赛,却有意外的收获!

趁牛仔竞技决赛还没开场前,我在赛场外面的游乐场和市集里漫游,游到了艺术文化展览中心时发现有2位妇女在示范用双手编制蕾丝花边,她俩桌面马上摆放所使用的工具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线轴编织蕾丝花边(bobbin lace)的编织过程,有打开眼界的感觉。


蕾丝花边深受女人喜爱,它的魅力不容置疑。在服装上加了蕾丝花边点缀能营造出一种甜美的感觉;家用纺织品上的蕾丝花边装饰能为家居增添一种温和的感觉。根据网上所读到的一些资料显示:“在18世纪的欧洲男士的领襟和袜沿也曾使用蕾丝花边装饰。欧美人在女装上用的比较多的以婚纱与晚礼服上用得最多。19世纪初的帝政风格女装,或是随着浪漫主义而开始流行的时装,或是更晚些的克里诺林(Crinoline)时期女装,在使用蕾丝花边方面比起前一世纪毫不逊色。到了20世纪艺术风格时装更新更是变本加厉,200多年来欧洲与北美的需求不断加大,很多国家都为他们生产手工蕾丝花边。” 由此可知。蕾丝花边在服装史上是不能被忽略的。


比起用钩制或刺绣编织的手工蕾丝花边,眼前的线轴编织更显得有点高难度。线轴编织手法其实简单,主要是编、结、绕。然而它的生产过程的复杂是在于编制时需要把丝线或纱线卷在一支一支的小梭(bobbin)上面,再把大头针密密麻麻地插在一张印有图案的纸上,整个过程就照着纸上的图案编结而成。编织每一款式的蕾丝花边所需要的小梭数量,都视花边的图案复杂度而定。我粗略地数了2位妇人桌面上的小梭,图案比较宽大的蕾丝花边竟然要用上70多支!(听说更复杂的图案所需要的小梭可以是上百支)

我逗留了一些时间仔细观赏妇女以线轴编织蕾丝花边,只见2位妇女熟练地把小梭编、结、绕不停地轮流移动一支支的小梭,单看一个人需要管理那么多支小梭,我打从内心底佩服。我在想,若是这样编织一小卷蕾丝花边来装饰一条裙子的裙角,所需要花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真是很考耐性的手艺。而这门细腻的手艺也随着科技发展和需求量增加,已逐渐被机器取代以大量生产。这次能让我认识这门传统的手艺,真是难得。

星夜的离别

《星夜的离别》是一首日文歌曲,旋律优美惆怅,歌词也很有诗意。自从被台湾著名作词者慎芝翻译成中文之后,先后由许多著名的歌星演唱过。这里为大家选来的包括原唱者千昌夫所唱的版本,还有其他歌星的版本,不妨跟我们分享您最喜欢那一位的版本哦~

*慎芝:(1928年2月3日-1988年3月19日),本名邱雪梅,广东梅县人,为台湾知名的歌曲作词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台湾电视公司歌唱节目《群星会》即为其所主持。(http://zh.wikipedia.org/wiki/慎芝



原唱:千昌夫

星影のワルツ【星夜的離別】

原唱:千昌夫

作詞:白鳥園枝 作曲:遠藤實

別れることはつらいけど
仕方がないんだ君のため
別れに星影のワルツをうたおう
冷たい心じゃないんだよ
冷たい心じゃないんだよ
今でも好きだ死ぬ程に

一緒になれる倖せを
二人で夢見たほほえんだ
別れに星影のワルツをうたおう
あんなに愛した仲なのに
あんなに愛した仲なのに
涙がにじむ夜の窓

さよならなんてどうしても
いえないだろうな泣くだろうな
別れに星影のワルツをうたおう
遠くで祈ろう倖せを
遠くで祈ろう倖せを
今夜も星が降るようだ

------------------------------------

星影的華爾滋 中文翻譯

別離雖然很難受
可是為了你 沒有辦法呀
唱著離別的「星影的華爾滋」
我不是那麼忍心的啊
我不是那麼忍心的啊
到現在也還深愛著妳呀

如果能在一起該有多幸福
兩個人一起作夢一起歡笑
唱著離別的「星影的華爾滋」
我們兩人是多麼的相愛啊
我們兩人是多麼的相愛啊
淚水滴落在夜晚的窗上

再見這句話怎麼也
說不出口吧 會哭的吧
唱著離別的「星影的華爾滋」
在遙遠的地方祝福著你
在遙遠的地方祝福著你
今晚的星星 好像在下雨

-------------------------------------

星影的華爾滋 另一翻譯版本

離別是痛苦的
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啊
在將要離別的此刻
讓我們一起唱著 星影的華爾茲吧
並不是冷酷的心啊
並不是冷酷的心啊
到現在 我還是愛著你

愛到 差不多要死去的程度
能夠一起生活的幸福
我倆曾做過那樣的夢 而微笑著
在將要離別的此刻
讓我們一起唱著 星影的華爾茲吧
愛過那麼濃 那麼親蜜 但為何
愛過那麼濃 那麼親蜜 但為何
淚水會沾濕在夜晚的窗戶上

再見 這句話
無論如何都不要說出口喔
一定會哭的
在將要離別的此刻
讓我們一起唱著 星影的華爾茲吧
我會在遙遠的那頭 祝你幸福啊
我會在遙遠的那頭 祝你幸福啊
今夜的星星 好像我的心 快掉下來了


主唱:余天
余天(1947年2月18日-),原名余清源 ,台湾新竹市人,现居新北市三重区,曾是台湾着名的歌手及综艺节目主持人,成名曲是〈榕树下〉[1]。新竹县立第一高中[2]毕业。余资历深厚,人缘广阔,也常为演艺界排解纠纷,为艺人化忧解难,成为演艺圈的老大哥。2008年由民主进步党提名参选,并当选第7届新北市三重区立法委员。现为歌手、主持人。


主唱:邓丽君

邓丽君(Teresa Teng,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音乐艺术家,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日本歌坛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华人社会广泛的知名度和经久不衰的传唱度为其赢得了“十亿个掌声”的美誉,被日本艺能界尊为“亚洲歌唱女王”。其生前演艺足迹遍及台湾、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发表国语、日语、英语、粤语、闽南语、印尼语歌曲1000余首,对华语乐坛尤其是大陆流行乐坛的启蒙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开创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风和促进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歌手翻唱她的经典歌曲向其致敬,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永恒的文化符号。



主唱:中村美律子
中村美律子,日本著名女歌手,在日本演歌界久负盛名,被称为演歌界的常青树。从艺以来先后获得第33届、第34届、第39届全日本有线广播大赛特别奖等多项大奖。

叫早的星星——朵拉

每天早起,是一种习惯,但是更愿意说自己是被星星叫醒的。星星总是到晚上才开始闪烁,可是夜晚的星星没有黎明前的星星明亮。在月亮温柔的目光中睡了一晚,朦朦胧胧间感觉窗外有一点亮,眼睛睁开,是一颗安安静静的启明星在和我打招呼。

窗外的启明星,是在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一颗特别明亮的早上的星星,这颗星在黄昏时分又出现一次,于夕阳余晖中再度展现它格外明亮的光芒,黄昏星另名长庚星。后来人们才知道,所谓的启明星、黄昏星或长庚星,其实都是同一颗金星。

喜欢每一天被早晨的金星恬静地叫我起床。星子没有声音,可是亮光比声音还更刺眼。在附近的回教堂通过播音器开始传出晨祷的唱颂声穿过半明半暗的清晨时,楼下的花园里,通常只有我一人在健行,一边快步疾走一边牵挂着马上就要消逝的星星。每一天,被启明星的亮光唤醒,在花园晨运时,抬头寻觅空中的星子,看起来明明没有星星的天空,经过仔细搜寻时,一颗一颗缓缓显现,犹如朵朵鲜花在徐徐绽放,纵然看得见,摸不着,却带来恍惚的心动。可惜一旦朝阳从房子对面的海那边猛跃上空,天在顷刻间即大亮,灼灼的星星瞬息消失,因为这份猝不及防,每走一圈便昂头眺望天空一次,老惦记那些凋蔽的星花,究竟都落到那儿去了?

夜晚的星星让人想起梵谷,那粗拙的破碎短线,粗犷的扭曲长线,焦躁不安的骚动线条里洒泼着激情奔放,浓郁得不可逼视,响亮得仿佛发出尖锐声音来的强烈颜色,蓝和蓝紫色、深绿和棕褐色,闪耀发亮的深橙橘黄组成节奏颤动的星月夜,叫人一看就铭刻于心,永不忘记,益发难忘的还有当年到英国去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之前,先到欧洲去看印象派的真迹,在巴黎的奥赛美术馆,听说原作收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对着买来的画册,照样陷入荷兰人文生·梵谷动人心魄的迷幻意象世界里,也许人们没能了解画家的痛苦和悲伤,但从画里反映出来的紧张焦虑和战栗挣扎叫人无法不震憾,带一份凄楚的苍凉,对感觉过于敏锐的画家沉溺于始终无法解脱的困惑和混乱生出无限的同情。

清晨的星光却是属于米罗的。出生在西班牙巴塞罗纳的米罗,家里本不赞成他学画,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去念商业管理和会计,体弱多病的绘画爱好者在成为商行职员后却抑郁不乐,工作压力再加上精神压抑,米罗患了重病,复原后家人终于同意让他进入美术学校。当时谁也不晓得,幻想力无比丰富的他,未来的绘画题材选择了“女人、小鸟和星星”,他擅长将具象事物转化为抽象符号。图案柔和,笔触轻快,喜欢描绘神秘之夜的小鸟,黑夜中的女人,令人遐思的灿烂夜空,加上鲜艳瑰丽的夺目色彩,人们就把这位“将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称为“星星王子”。

超现实主义的“星星王子”在1919年首次到名家巨匠和艺术珍品荟萃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兴奋昂扬的心情并不能改变他和许多名画家在初始进入艺术圈时遭遇到的同样命运。走在巴黎的街头,一个毫无名气,无人认识的年轻穷画家,图画卖不出去,几乎天天挨饿,要走进巴黎的画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遥远的长路。2年后他成功主办了首次个展,可结束并不算圆满,因为一幅画也没卖出。但是,充满自信的米罗并无气馁,他说“个展虽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但那些少数鼓励我的人,却让我怀抱了更大的希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

米罗口中“那些少数鼓励我的人”,其中一个是米罗的同乡毕加索。当时已经跨过“玫瑰时期”(《拿烟斗的男孩》),开始“立体主义”(《亚威侬少女》)并逐渐迈入“古典时期”(《奥尔加的肖像》)的毕加索,买下米罗的自画像,一直珍藏着,他还介绍米罗认识许多在巴黎的艺术家。另一个是以记者身份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画家和作家时常去同一个拳击馆练习拳击,结为好友后,为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当时生活也不好过的海明威,凑足5000法郎买下米罗早期的重要作品《农场》,这幅油画现在收藏在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美国人在米罗个展过后10年,才看见米罗。对于艺术家,十年并不算是一条长远的路,米罗的作品后来定期在纽约等城市展出,成为超现实主义的领头军。他以自然的艺术语言,隐喻的表现手法,超越时空的方式与观众交流,给美国前卫艺术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二十世纪西班牙三大齐名的艺术家是达利、毕加索和米罗,达利和毕加索的作品却没有米罗的绚艳多彩与纯朴天真的诗情画意。不过,和毕加索是好朋友的米罗,却对大师毕加索推崇备至,他曾经说过“谈论现代艺术而不提毕加索,就好象参加语言考试而不带字典。”“一部艺术史的伟大概括”也是他对毕加索的赞赏。

今天仍然看见许多艺术家,想要出头的时候就双脚出力踩踏在别的艺术家头上跨越过去,赞赏他人的作品更是不可能的事。平时沉默寡言,打扮得像乡下人的米罗,宽阔胸怀是他成为伟大艺术家的主要因素,有人形容米罗的作品是“以星空作画,用色彩写诗”。每当遇见星空,用细细的线把点点的星串连在一起的米罗,他那双不受俗世尘埃污染,天真无邪的美好眼睛仿佛也在天空中璀璨地炽烈闪烁。

一回读到陈义芝的《宵禁九行》“十万个门关着,无妨/只要有一户开着/十万个窗关着,无妨/ 只要有一扇开着/十万个人都陌生又何妨/只要有一人熟识,就像/十万盏灯都灭掉/这世上仍有你/独自在我心头亮着”。读诗往往不足以进入诗情,一定要用念,要念出声音来,念着念着,清晨那颗叫醒我的启明星又再出现。只要这一颗星,每天黎明前,发出宁静的亮光,唤我起来,纵然天空中千万盏星光皆隐失,无妨,只要一颗星,便足以让全世界都浑圆饱满地亮了起来。

梵谷的《夜晚露天咖啡座》/《星夜》/《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



先给大家送上一首《STARRY STARRY NIGHT》(星夜),再来边听边看文章 :)


(1)《夜晚露天咖啡座》——梵谷第一幅用星夜作为背景的作品



《夜晚露天咖啡座》(The Café Terrace on the Place du Forum)是知名的荷兰画家梵谷的作品之一,他于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阿尔勒所绘,目前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内。

这幅画具有梵谷独特的暖色调及透视法。这是梵谷第一幅有星空背景的画作,其他有星空背景的画作有同月所作的隆河上的星夜,及隔年所作的星夜。此外,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在Eugene Boch的肖像画(portrait d'Eugène Boch)中,梵谷也用了星星作为背景。

画中的这间咖啡馆于90年代初期整修时,为了强调和梵谷画作一致而漆成黄色,但事实上当年咖啡馆并不是黄色的,这是夜间灯光造成的效果。


(2)《星夜》——也许是梵谷最有名的画作



油画《星夜》创作背景
1889年, 梵谷的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 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 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此后, 他被送人了圣雷米的疯人院。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间, 他仍然勤奋作画, 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 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 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 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 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 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 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 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梵谷来说, 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 暗示着某种神性, 让人联想到梵谷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 形如火焰的柏树, 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 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在这幅画中, 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 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 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 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 山在骚动, 月亮、星云在旋转, 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 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 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梵谷在这里, 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 并且, 寻找某种方式, 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 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 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 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 产生强烈对比; 那点点黄色灯光, 均画成小块方形, 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 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油画《星夜》艺术成就

梵谷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谷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谷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谷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谷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梵谷的星夜油画已经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颠峰。尽管梵谷的一生中只卖出一幅油画,但他作品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星夜是当代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它也是被复制最多、印刷最多的油画。

有人会问这幅油画里有什么特征使它深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的确有一些特点激起观赏此画人的兴趣,而每个特点感动每个不同的人。下面将会详细述这些特征:

  1. 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旋涡的云,闪耀的星星和明亮的月亮。这些特征虽然是夸张的,但它使我们产生联想,也使每个人感觉舒适和放轻。 星夜吸引我们的视线,跟随画里那卷曲旋转的星云和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星,画里面的回旋的曲线和旋转的动律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震撼。

  2. 星光下沸腾的小山边上静卧着一个小村落。结构上带给我们一种与骚动相制衡的宁静。 也许那冷暗的色彩和火焰式的视觉触发我们童年时对夜晚,天空和星星的幻想。村庄的中央有一座带有高高尖塔的教堂,它统治着这些小房屋。 这尖塔带给小村落一种安稳,创作上溶合了尺寸和隔离的协调。

  3. 画的左边有大块暗色结构,它表现了尺寸大小与孤立的完美一致。与画里的其它物体的尺寸相比,该结构是宏伟的。 用旋涡式的曲线描述汹涌、动荡的天空,带给此画一种深刻的意境。该结构向我们解释了此画受人喜爱的理由。从山脉到树丛,让我们对形状的分析有了广阔和完整的认识。

画面描述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夜》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柏树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后印象派绘画史》美, 约翰·雷华德 著)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谷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星光灿烂的夜空也许是梵谷最有名的画作。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是梵谷的作品。Don Mclean曾献给文森特一首著名的同名歌曲"Vincent"又名"Starry Night"。


(3)《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让人陶醉和心灵宁静的作品


《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创作于1888年9月。梵谷再次尝试夜景之作,天空的星光与岸边人造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这种光线的处理方式,反映了梵谷独特的视角。它的创作地点离梵谷曾经居住过的Yellow House仅仅有一两分钟的步行路程。

整幅画最美妙的地方就是对群星、对煤气灯光辉的把握以及它们倒影的描绘。梵谷曾经在给弟弟的信中用语言描绘了这幅绘画:满天星光的夜晚,我在煤气灯下在不足4平方米的油画布上画下它的草稿。天空像海蓝色的宝石,水是深蓝色的,地面是紫红色的。这个镇都成了蓝色和紫色的了。煤气灯是金黄色的,反射的倒影从赤褐金色逐渐变成青铜绿色。天空中,海蓝色宝石的领域是大熊星座,它闪闪发亮,发散出绿色和粉红色,与煤气灯的金黄相比,它显得有些苍白。一对彩色的恋人在前面的陆地上相拥。

这画是平静的,深沉的,观看的人很容易沉醉在这夜色当中,让人想起小的时候数星星的情景,或是后来与恋人相拥共同凝神夜空的情景。这画与梵谷其他的画作不同,它没有沉重,也没有热烈的情感,有的是让人陶醉和心灵宁静的感觉。现在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 Paris)。

(摘自:http://zhan.renren.com/xingkongfangao?checked=true

《本月风云人物》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1时(大马时间10月10日晚上7时)揭晓,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获此殊荣。

这位一生专攻短篇小说的加拿大女作家成为历史上第11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13位女性得主。门罗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1976年得奖的索尔`·贝娄出生于加拿大,童年时代移居美国)。诺奖委员会称门罗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此前,门罗则素有“当代契诃夫”即“加拿大短篇小说女王”的美誉。在诺奖加身之前,门罗已经获奖无数,曾获得2009年的布克国际奖、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欧`·享利短篇小说奖等。

门罗于1931年七月十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厄姆镇,父亲罗伯特`·埃里克莱德劳是一位饲养狐狸的农民,母亲安妮`·克拉克`·莱德劳则是一位学校教员。

和许多优秀作家一样,门罗很早就开始了写作,从十几时就开始练习写作小说,1950年,还在西安大略大学读书的门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阴影的维度》(The Dimensions of a Shadow)。

大学期间,门罗兼职当过女招待、烟草采摘人和图书管理员。1951年,为了结婚,她从上了两年的大学里辍学,这在当时的加拿大社会并不被认为是一个怪异的选择。婚姻生活、以及女性在于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也成为门罗的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

与丈夫詹姆斯`·门罗结婚后,门罗在几年间生下了三个女儿:瑟拉、凯瑟琳和詹妮,不幸的是,二女儿凯瑟琳在出生后的15个小时内即夭折。


1963年,门罗夫妇搬到维多利亚市,创办了一家书店,并取名“门罗书店”,迄今,门罗书店依然经营良好,极受选迎。爱丽丝`·门罗一边帮助丈夫照看书店,一边潜心钻研写作的技艺,并在1968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快乐阴影之舞》,并一举拿下了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在与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的访谈中门罗说,经营书店的十年是她第一段婚姻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1972年,门罗和詹姆斯的婚姻宣告终止。她回到了安大略,并成为西安大略大学的驻校作家。1976年,她嫁给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校友、地质学家杰拉尔德`·弗雷林,他们搬到了安大略省的克林顿镇,两人的婚姻一直延续,弗雷林于今年4月去世。

门罗写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她的早期创作中,是一些刚刚进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恼;到后期,则是在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 中挣扎的女性,但她们都有着欲望和遗憾,有着强大和软弱之处。而门罗所有小说的主题,几乎可为其2001年出版的小说集标题完美概括,那就是:憎恨、友 谊、求爱、爱情、婚姻。

这种女性的欲望和遗憾,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人物环境与追求的落差与冲突,而这种冲突在门罗本人身上也可以找到。出生于一个非文学化的家庭,以及 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薄弱的小镇,门罗只能将自己文学热情小心地隐藏起来,如同一种隐秘的激情。这种隐秘而狂热的激情也成为门罗许多小说的主题,它们成为平 凡人物的平凡生活中隐匿的暗流,因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一触即发,推动故事朝向惊人的方向发展,揭示出关于人生真相的顿悟。在2004年出版的小说集《逃离》 中,门罗就以《激情》为题写下了一篇短篇小说,这个关于突如其来的“激情”与顿悟的故事以其形式上的完美无缺获得了2006年的欧·享利短篇小说奖。

在1971年出版的小说《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中,门罗笔下的叙事人写道:“我追求的是光荣……我像一个流亡者或间谍一样走在街上。”

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此次获得诺奖也是因为其短篇小说写作的突出成就。门罗曾透露自己为何选择短篇小说这样的写作形式,她说:“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稍长的短篇小说对我最为合适。”

然而,门罗曾对《巴黎评论》的记者透露,自己曾经非常害怕自己留下的只是一些短篇故事,她曾认为短篇小说是一些只能被称为“碎片”的东西。但在今年 和《纽约时报》的访谈中,门罗则说,她想她现在能够接受自己只是写下了这些短篇小说这件事了,“我想我想要说的,在这些故事中都已经说完了。”2012 年,门罗对外宣布封笔。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英格伦对发布会上的媒体说:“门罗有能力对人类做出绝好的描述。”“她写下的作品已给足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于她要不要封笔,那是她自己的事。”而中国读者对于这位小说巨匠的阅读,才刚刚开始。

门罗生于加拿大西部安大略的小镇,这里湖光秀美,却也民风保守。小镇生活成为门罗小说世界最为重要的背景,成为她许多故事展开的地方。《纽约时报》称,门罗的作品聚焦于“小镇的生存经验”,许多评论家也强调门罗作品中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

几十年来,门罗以稳定的高水准小说作品为许多著名作家爱戴,并被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称为“当代契诃夫”。和契诃夫相似的是,门罗的许多小 说写的都是平凡小镇上的普通人物,书写他们的爱情、婚姻生活,以及平静的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心理与情感顿悟。和契诃夫一样,她的作品中也没有太多戏剧化的情 节,而是集中捕捉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评论家Garan Holcombe认为,和契诃夫的作品一样,门罗的作品中,“重要的是顿悟性的时刻,那突如其来的领悟,那精确、微妙和深具揭示性的细节。”

浓缩、精致,对节奏和气氛的精确把握,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拿捏,强烈的情绪与情感,对人生中无处不在的矛盾、困境、冲突的关注,对偶然性的偏爱——这些构成了门罗小说的特色。诺贝尔评委会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 门罗的书

迄今为止,门罗已出版14部作品,其中包括13部短篇小说集,一部由几个故事松散联系起来、勉强可被称为长篇的故事集。国内已出版其极具口碑的小说集《逃 离》,由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翻译。门罗的短篇小说集有《快乐阴影之舞》(1968)、《我青年时期的朋友》(1973)、《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1973)、《你以为你是谁?》(1978)、《爱的进程》(1986)、《公开的秘密》(1994)、《一个善良女子的爱》(1996)、《憎恨、友 谊、求爱、爱情、婚姻》(2001)、《逃离》(2004)、《石城远望》(2006)、《亲爱的生活》(2012)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门罗每隔4 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名誉。

京都印象之一 —— bullskoala

一直都很想去日本。

上大学前没有出国过,我们家不爱旅行,
上大学之后的长假开始自己的飞行旅程,
港澳,泰国,中国,英国,长滩岛,
之前多次是基于预算、假期长度、同伴等因素,
上大七前的最后一次长假,终于选择了日本。

台湾受到日本文化的浸淫甚深,餐饮医疗音乐文化处处没有不受到影响的,
拿医疗方面举例来说,象是台湾民众会习惯性地去耳鼻喉科诊所看感冒,
、医院大学教授的尊贵地位以及"医龙"里面那种声势浩大的大查房,
饮食文化就更不用提了,大街小巷充斥著丼饭日式猪排握寿司定食等餐厅,
似乎料理前头挂上日式就会变得高级许多。

实际上我会那么想去日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去品尝道地的日式料理XD
我实在太爱日本料理了~~~

第一次去日本,选择了京都,
因为是第一次,就选了最有日本传统风味的古都Kyoto。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搭乘了日本航空,到达了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对日本的印象,就从机场御手洗的免治马桶开始,
马桶旁多样的按钮,让上完厕所的旅行者踌躇地该如何选择哪种水柱来冲屁屁,
结果因为某人上厕所上太久,差点就赶不上前往京都的JR。


要从关西机场到京都,我们选择的是最舒服而且最快的交通方式,
搭乘JR的Haruka关空特急列车,只要大概75分钟就能到达京都,
我们预先在台湾先买了JR West Pass的兑换卷,这样就省了大概1000日币左右,
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的很正常,详见这篇网志写得很清楚,
于是我们就跷著脚舒舒服服地一边看风景一边快速地前往Kyoto。


途中,我望着窗户外头,经过了田野、车站、城市,
原来这就是日本,几乎一尘不染的干净街道,整齐的都市外貌,
井然有序的氛围,身形瘦长的上班族,穿著迷你裙的学生妹(喂~),
日本美眉,我来了呦~~


京都车站。

京都车站是一个非常大的车站(这不是废话吗XD),JR的众多条铁路干道的汇集,
记得离开前在京都车站二楼的综合观光案内所买公车一日卷,一张500日币,

特别的是它充满现代感的建筑风格,采取的是开放式空间,
车站大厅往上一看是挑高的钢骨弧状的天花板,两侧有通往上层的手扶梯,
在上层处会有连接两侧的横桥,夜晚可以隔空欣赏对面发光的京都塔,
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真的会迷路,这里有许多隐藏的私密空间,很适合情侣...嘿嘿XD
我们第二次回来京都车站,连想要找个电梯去美食街都花了我们半小时以上,
不过迷路也别有一番乐趣。

一天能坐到三次以上就值回票价了,因为单坐一次要200日币,
比起台湾便宜的公车、捷运交通费,其实我们该知足了~~




K's House Hostel Kyoto。

这次住的地方我很喜欢(因为是我订的XD),
在网络上评价挺不错,位置离京都车站近,10分钟路程,
而且服务人员英文不错,所以也蛮多欧美背包客来住的,
整体感觉真的蛮棒的,很干净很舒服,详细介绍可以看这篇网志(我好偷懒XD)
价钱可能稍微贵了一点(四人房:2500日币/每人),但也不算太贵,
如果来京都可以考虑来住这边,我诚心推荐,
还有机会在交谊厅认识新朋友或是外国正妹喔,
像我们就认识了,呃,两位开朗的香港小伙子XD


K's House附近有蛮多个公车站牌,我们花了一段时间研究在哪边坐公车,
在京都车站买一日卷就可以拿到一个很详细的地图,
其实只要弄清楚行车方向大致上就通行无碍了,京都公车真的很方便!
详细可以看这个网志,图文并茂标得很清楚。

锦天满宫。

我们搭公车前往四条河原町,我们的第一个景点:锦天满宫,
位于京都的厨房-锦市场和热闹的商圈新京极通的交界,
卖点就是藏在巷弄中的神社,是这个繁荣周边商家的信仰中心,
仔细一瞧,它鸟居上方的两根是插入到两侧的房子墙上,
据说是当初在盖的时候没丈量好,但又不想破坏鸟居,所以变成这样XD

我很喜欢日本神社的风格和建筑构成,很有特色也很有原则,
首先是鸟居,区别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可以视为神社的「门」,
挂满天的祈福灯笼,让参拜者洗手和漱口的手水舍,用来许愿的绘马,
各式各样的御守贩卖(可以挡一次指定技能,阿不是XD),
每一个神社、神宫、寺都卖有自己专门图案的御守,
来京都之前,我曾经有过要把所有御守都买齐的傻念头XD



在台湾的许多观光景点可以看到,模仿或是混杂著日本风格的纪念品或建筑不胜枚举,
其实台湾美丽的风景和地方很多,比较不足的是独创的文化和设计,
很多台湾独有的文化资产应该更加以重视以及发扬光大,
象是平溪的放天灯,兰屿的达悟族文化,都是很令人惊艳的。

来日本的第一餐非常期待,我选了背包客栈推荐的鱼心寿司
态度亲切可人的服务生过来招呼,我们手指著menu上的图片问说这是什么,
但日本人彷佛对英文有股恐惧感,于是我们只好靠著直觉点菜,
至少看得懂鲑鱼握寿司就行XD


第一餐还蛮令人满意的,鲑鱼生鱼片又大又好吃,整个把醋饭都淹没了,
散寿司和蛋寿司也都很不赖,切工虽然不是挺细致,但整体CP值蛮高的,
寿司师傅做料理的神情十分专注,感觉投入很多热情在里面,
我很佩服日本人对料理质量的坚持。

有一刻,师傅抬起头来,浅浅的微笑,
大概是看我们吃得心满意足而不禁流露出的笑意。



我们在河原町附近寻求坂本龙马遇刺身亡之地、织田信长的本能寺迹;
在星巴克里头买京都限定随行杯,用赠送的交换卷喝抹茶豆乳;
于京都数一数二热闹的街区行走,却在城市快节奏中有股古都慢活的气息,
这是京都独有的风味。

都市中的疾走


炯炯发光的都市神


等待


清水寺。

第二天我们前往京都首屈一指的观光景点:清水寺,
重要性几乎是可以称做,没有来清水寺就等于没来京都一样,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于公元798年,
据说是唐僧在日的第一个弟子慈恩所创,现列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来京都的这几天,不管是哪个景点(大部分是神社或是寺),
都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揹著小背包,快乐地参拜著,
平均四个学生会有一位导游带著他们参观和坐车去下个景点,
似乎不是大家一起坐着巴士移动,而是分成各小辆汽车行动,
这还蛮神奇的,在行程上以及导览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弹性,很不错,
让我回想起自己的毕业旅行,好青春呀~~

日本人的修业旅行是求学生涯中很重要的经历,
曾在一篇摄影网志中看到了关于日本青春18车票的介绍,
每一年的夏天冬天都会推出一张海报来推广青春18,
很棒的照片再搭配一些很有旅行浪漫意境的字语。

「旅行的印象(Impression),等于时间乘上你遇到的人。」
「在旅途上,人年龄永远都是18岁」

不管何时,当疲惫、失意的时候就来一趟旅行吧,
会从中找到些什么的。

在我的鹰眼仔细观察下,日本人的长相大部分都是苹果脸单反皮,
偶然间发现一团学生,里面有个小女生特别清丽脱俗,是美女的潜力股
特别为她多照了几张相XD

摇动然后许愿



清水寺最有名的,它大殿前是一个悬空的木造「舞台」,称作「清水舞台」
下面有数十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柱纵横交错支撑,整个结构未用一根钉子,
日本有一谚语:「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清水の舞台から飞び下りる),
用以形容破釜沈舟做某事。(取自wiki)

从寺的侧边看清水舞台真的很美,有巧夺天工之意,
如果秋天去的话,清水舞台就会被通红的枫叶树包围,非常有意境,
京都真的值得去第二次第三次看季节起落,春天看樱花,秋天看枫叶,甚至于冬天的雪景,
一样的景色被不一样色彩所渲染而有全新的体验,
有点羡慕高纬度的国家呀XD

借用我朋友conone秋天去的时候拍的清水舞台美景照






许多修业旅行学生的小小的举动都令我感兴趣,
很羡慕小朋友总是天真无邪地玩乐著,不带任何负担与责任,
倚著舞台栏杆往下望的女学生在看什么?
穿著和服闭上眼睛的小男孩是在想着什么呢?




地主神社。

清水寺绕完就到旁边的地主神社求姻缘来著,
里面也是蛮好玩的,可以买良缘御守,
卖御守的店员都会穿著象是象是巫女的和服,
还有两块恋占之石,要闭着眼睛从一块走向另一块,
然后摸到它,据说就会有好缘分





离开了清水寺,接著开始展开我们的京都散步地图,
漫步于清水坂、二年坂、三年坂、产宁坂这些京都小径之中,
名字取的蛮有趣的,为何叫做"三年"坂呢?
据说在这条路跌倒的话,三年内会大难临头XD
我们在走这条路时都非常小心XD

街道的两旁大多是町屋木造房舍,宛如置身于江户时代,感觉真的很棒,
有许许多多的和果子店、仙贝店、陶艺店、纪念品店,非常热闹,
我们一边寻找坂本龙马的T-shirt和其他纪念品,一边试吃著清水烧、抹茶饼,
只能说日本甜点还蛮有水平的,随便一家店呈现出来都很有质感,
尤其是抹茶口味的,真的非常浓郁,一吃进嘴中四溢交错的甜味和茶味,
对爱吃甜点的人来说真的很幸福

质感这个东西,台湾还要再加把劲。


在路上不时见到穿著时髦的苗条女性XD



中餐我们挑了一间在网络上风评不错的平价京怀石料理-日月庵,一餐大概3000日币起,
"怀石"指的是佛教僧侣在坐禅时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对抗饥饿的感觉,
现在代表的是极为精致的日式高级料理,完整的怀石料理应包含:
先附(开胃菜)、八寸(寿司)、向付け(季节性生鱼片)、炊き合わせ(蔬菜鱼肉闷煮)、
盖物(汤或茶碗蒸)、烧物(鱼类烧烤)、酢肴(腌渍小菜)、
冷钵(冷盘上的熟食)、强肴(主菜)、
御饭(米饭)、扬物(炸物)、香物(季节性的腌制蔬菜)、止椀(酱汤)、水物(餐后甜点),
都用听都快流口水了,跟法式料理的讲究程度有得比了XD

有些人可能会嫌太贵又吃不饱,
但像我这样十分喜爱日本料理而且对于食物又不挑嘴的人来说,吃得很开心,
并且有窗边清水寺周边的美景相伴,何等惬意~





我们一路向北,穿过了圆山公园,
仰望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的铜像,
树上停留的乌鸦,公园里细心餵鸽的阿伯,
宁宁之道上辛勤推著人力车的型男运将先生们,
知恩院里穿著和服,在漫漫午后细雨中撑著伞漫步的樱花妹,
放晴后远远望见的红色大鸟居,地上积水倒映著宁静的平安神社,
只园前车水马龙的光流与夜里闪闪发光的八坂神社,
闻著木屐声和色彩斑斓的舞妆寻找花见小路里神秘的艺妓,
漫步于京都,身处于京都,就是旅行于此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