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听名字就觉得是那种非常平静的、朴素的中国小村落。木质屋子、青苔斑斑的石板街、阳光铺满的田野和巷口坐着的对什么都好奇的老人。
中午出发,邵武汽车站坐车(每天去和平的车蛮多的),二十几块的车费去和平。带着浓浓的长年累月的汽油味道的大巴,十几分钟就带着我们离开了市区,狂奔在旷野。两边的芦苇丛极高,乡村小道在芦苇丛中隐约可见。司机师傅驾着老班车就这样轰鸣而过。打开车窗,让暖风带着浓浓的乡野味道扑面而来。
没错,这一大啰嗦的话全是铺垫,旅行的感受好与坏和心理暗示很有关系。所以去的路上先细细的、好好体会那些出行的细微的小美好。因为这些小美好会让你的旅途更加完整。
车程约1.5小时到和平,街上吃饭的地方好少,已覆盖全国的沙县小吃遍寻不到,只能随便找点充饥的就奔古镇去了。
“和平镇地处闽西北,面积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
“和平镇地处闽西北,面积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
和平镇民俗文化遗存丰富,许多民俗活动相当奇特,很有观赏价值,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傩舞,独特的龙灯——烛桥;和平还有“三绝”—摆果台、观星茶、游浆豆腐,都很能吸引游客。”——摘自:百度百科
一只母鸡的剪影
天井
作为一个刚发展起来的古镇,她是不成熟的。她有些地方商业化的痕迹过重,但为了宣传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古镇群落只占和平村的一部分,周边已经被各种钢筋水泥建筑所围绕。但走进青石小巷中,两侧是高高的石墙,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被各种翘起的屋檐分割成美丽的图案。
一只母鸡的剪影
天井
作为一个刚发展起来的古镇,她是不成熟的。她有些地方商业化的痕迹过重,但为了宣传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古镇群落只占和平村的一部分,周边已经被各种钢筋水泥建筑所围绕。但走进青石小巷中,两侧是高高的石墙,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被各种翘起的屋檐分割成美丽的图案。
古镇中的居民很少,好多老屋子外墙完好,但内部的木质构造在长期无人打理与潮湿的气候情况中腐坏不堪,已成为危房不能居住,甚为可惜。
这花叫太阳花 对吧
喜欢这种古朴的屋角
某户人家的祭台,直接在两栋房子中间搭了一个木制屋顶,仰头都看不全的屋顶,超180度。
祭台
全开放式的做游浆豆腐的作坊,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可能很稀奇,但是我已经探访过3个豆腐坊了。所以就这样了!!
做油桨豆腐的作坊
一看这石墙后的房子就觉得好亲切,是童年住过院子的样子。两层小楼,带走廊,木边的窗户,木制的门,院子里中点桂花、桃树啥的。
90年代的屋子
特别喜欢拍巷子,喜欢站在窄窄的、悠长的巷口,喜欢看因为墙面不齐、材质各异,光线不均匀洒下来的质感。在短暂的快门里,用镜头去追忆那长如流水的光阴。
这墙面突出来的圈圈叫:户对。成语“门当户对”就是出自这物件。
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这墙面突出来的圈圈叫:户对。
廖氏大夫第,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
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两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西门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进二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大门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点之一。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门楼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简朴无华;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
有了铜柱,即使是姑娘的芊芊小手也可以扣出脆耳的当当声。(ps 不是指我的手!我的手简直一劳动人民的手哇)
门外是谁家?
串门子专业门!哈哈
百货商店!百货商店!好古老的名字
村里菜市场
和平古镇正在被改造中,特别是要在古镇门口建个大门,是要收费的节奏?
也不知道古镇改造完 会是啥样子,但肯定不是她最初的样子,可咱们来这不就是冲着她的古老来的么!!
http://you.ctrip.com/travels/shaowu172/173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