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再不来就没了

一期要跟大家介位于福建省邵武市的和平古它有琉瓦、雕梁画、有、气派非凡---明清代中原地区屡的豪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 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和平。西北,面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史最悠久的古之一。是一全中国罕的城堡式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的旅游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06465.htm)

我有幸在去年底游览此古镇,真的深深为其完整的古街巷、城门、巷子等等所吸引。尤其让人感觉到佩服的是来自和平古镇的黄峭(唐。工部侍郎)也就是和平书院的创办人。他的眼界放在古人之中,可说十分之胸襟旷达。此地学风鼎盛,被人誉为进士之乡。


Monday, January 5, 2015

Coffee Affairs - 蔡珍妮



槟城好友们知道我爱泡咖啡馆。此次前去,她们把我带到位于Bishop Street的Coffee Affairs 的咖啡馆搞‘外遇’去了。

这家装潢鲜艳的咖啡馆散发出随性的艺术气息。鲜艳色彩的咖啡杯,随性的墙壁装饰,别具风格。前来朝圣者,以年轻人居多。来到咖啡馆二楼,必须将鞋具脱掉才能进入。宽敞的二楼空间展示了多件具有创意的艺术画作。堪称另类的‘艺术展览馆’。室内中央则放置了数张茶几和坐垫。顾客可以随性地坐在木制地板上,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下,惬意地享受咖啡时光。安静的环境绝对是情侣们互相倾谈的好地方。

既然来到艺术气息浓厚的咖啡馆,自然得拍拍照留念。在温馨的环境下,同好友们围绕在茶几边喝咖啡边聊天,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槟城好友们也爱上咖啡馆。在咖啡馆消费虽比快餐店昂贵,但是,咖啡馆却有了快餐店所没有的‘很文艺很优雅’的环境。近期对岸的大山脚也开了数家别具特色咖啡馆。她们曾经光顾当地刚开张不久的The Library Coffee Bar。咖啡馆以图书馆为主题,里头的主要摆设以书架上的书本为主。让人犹如置身在满室书香的图书馆内。




自槟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咖啡风潮在当地一发不可收拾。乔治市内的咖啡馆雨后春笋地涌现,一条街开了至少三到四家咖啡馆。当然,每家咖啡馆的主题都不一样。有怀旧的也有新式现代的。不同主题的咖啡馆的确可以符合不同人的需求。然而,再怎么舒适优雅的环境,也必须确保咖啡和食物的品质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有些人可能是冲着环境因素和文化氛围而前来,但也有些人可能是冲着咖啡的味道和食物品质而来。值得一提的是,一群好友到咖啡馆欢度时光,至少,无需当心酒喝多了,丑态百出,让人贻笑大方。少了酒精作祟,大家都可以和咖啡馆的环境一样,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优雅的状态。

当然,在咖啡馆消费并不低廉。一杯咖啡至少叫价马币11。一片蛋糕叫价也是同样马币11元。花钱买环境,尽情享受咖啡时光,对不少时下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潮的体验。咖啡泡沫上漂浮着美丽的花纹图案,配上一块好吃的蛋糕,想呆多久就呆多久,无须担心店家出面赶人。仔细想想,若遇到那些一屁股坐下就呆上数小时的顾客,而咖啡馆又秉持不赶人的宗旨,因而导致上门前来的顾客不得不掉头离去。这对咖啡馆的营业额而言,何尝也不是一种损失?

用咖啡绘画





卡伦正在绘制“咖啡版”的威廉王子夫妇的订婚画像。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2日报道,继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给名画主角蒙娜丽莎加上胡子之后,美国艺术家卡伦·伊兰又用咖啡创作出一幅另类的“摩卡丽莎”,引起艺术界的强烈反响。

  如果你认为这幅《摩卡丽莎》的创意亮点就在于蒙娜丽莎手里端了一杯摩卡咖啡,那就错了,这幅画其实完全是用咖啡绘制的。

  创作这幅《摩卡丽莎》花费了卡伦近7个月的时间。她使用新鲜出炉的咖啡加水混合作为颜料,在画纸上层层涂抹形成深浅不一的阴影,平放晾干之后画作完成。


  据悉,《摩卡丽莎》并不是卡伦第一次用咖啡作画,她还曾制作过许多“咖啡版”的世界名画,其中包括威廉王子夫妇的订婚画像。卡伦创作的“咖啡画”曾卖出1.5万美元的高价,市场热烈的反响让她对自己未来的创作信心十足。

  卡伦说,自己一直是一位咖啡爱好者,利用咖啡作为颜料画画的灵感来自于1998年的一次经历。那时,她正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的一个咖啡厅里边喝咖啡边创作水彩画。不同口味咖啡深浅不一的颜色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咖啡画”就此诞生。

  其实,这并不是这幅世界名画与咖啡的第一次“激情碰撞”。2009年时,艺术家们就在澳大利亚悉尼港的一次“岩石区浓香咖啡节”上,用4000杯颜色深浅不一的拿铁咖啡、黑咖啡和白咖啡拼成了一幅蒙娜丽莎的巨型画像。
(http://news.sohu.com/20110814/n316287497.shtml)

清末詩詞中的咖啡

在清朝之前,西方的飲料——咖啡,還沒有進入中國,所以在中國文人的咏物詩詞中也就不可能出現此洋物。清末,國門打開,隨著西風美雨的飄落,咖啡在中國沿海城市的出現,最早接觸此洋飲料的清末文人,也在他們的作品中開始出現了咏嘆咖啡的作品。

如清詩人毛遠征在他的詩中就説到了他喝咖啡時由於忘記了放牛奶,便覺得其苦澀:

飲歡加非茶,忘卻調牛乳;牛乳如歡甜,加非似濃苦。再如潘飛聲所作的《臨江仙》的詞:第一紅樓聽雨夜,琴邊偷問年華。

畫房剛掩綠窗紗,停弦春意懶,儂代脫蓮靴。也許胡床同靠坐,低教蠻語些些。起來新酌加非茶,卻防憨婢笑,呼去看唐花。

又教外語(蠻語),又喝咖啡——多麼生動的一幅晚清小夫妻體驗西方風俗的和諧圖。但又怕小婢女的笑話,便將婢女支出去了。如今學外語、喝咖啡還有人笑話麼?

晚清年間,上海灘上的“竹枝詞”也有對咖啡的咏嘆,如一首題為《考非》的詞這樣寫道: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傳豆製成。色類沙糖甜帶苦,西人每食代茶烹。詞中寫道:大家都在叫“咖啡”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喔,原來傳説是用“豆”(咖啡豆)製成的。喝咖啡要放糖,洋人飯後用它來“代茶”的。再如:

大菜先來一味湯,中間肴饌辨難詳。補丁代飯休嫌少,吃過咖啡即散場。這是典型的中國人初嘗西餐的情景:飯局開場,先來湯(也許是義大利鄉下濃湯罷),再來的一些菜説不上是什麼(也許是牛肉、鵝肝醬之類罷),不吃米飯,卻吃“補丁”,你可別嫌吃不飽,最後就是喝咖啡,喝完了,於是就散夥。

100年前的上海人便是這樣看到咖啡、西餐之類而大覺異趣的。而如今,咖啡、西餐卻是遍及中國了。
(http://big5.ce.cn/gate/big5/luxury.ce.cn/drinks/kafei/200704/24/t20070424_11146035.shtml)

夜间咖啡馆——梵谷


夜间咖啡馆
梵谷 /荷兰 /1888年 /70x89cm /布油彩 /纽黑文耶鲁大学美术馆

梵谷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曾说过:“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这幅画是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色的墙壁与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黄色的地板呈纵向深远的透视,以难以阻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的墙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而天花板的深重蓝色压迫下来令人窒息。他告诉提奥“我画《夜间咖啡馆》是想表现一种想法,即所谓的咖啡馆就是让人沉沦、发狂和犯罪的场所”。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http://www.zyzw.com/sjmhxs/sjmhxs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