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镇,再不来就没了

一期要跟大家介位于福建省邵武市的和平古它有琉瓦、雕梁画、有、气派非凡---明清代中原地区屡的豪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 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和平。西北,面192平方公里,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史最悠久的古之一。是一全中国罕的城堡式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的旅游源。(http://baike.baidu.com/view/606465.htm)

我有幸在去年底游览此古镇,真的深深为其完整的古街巷、城门、巷子等等所吸引。尤其让人感觉到佩服的是来自和平古镇的黄峭(唐。工部侍郎)也就是和平书院的创办人。他的眼界放在古人之中,可说十分之胸襟旷达。此地学风鼎盛,被人誉为进士之乡。


Tuesday, April 1, 2014

“古典之声”- 西洋双长笛及钢琴三重奏



“古典之声”- 西洋双长笛及钢琴三重奏

日期及时间:4 月 26 日 晚上 8 点 30 分 及 4 月 27 日下午 3 时正

地点:Toccata Studio, 19 B, SS2/55, 473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入场:最低乐捐 25 零吉

联络:016-3618504

网页:www.toccatastudio.blogspot.com

面子书:Toccata Studio

“古典之声”- 西洋双长笛及钢琴三重奏音乐演奏会定于 4 月 26 日晚上 8 时 30 分及 4 月 27 日下午 3 时正,在八打灵 19B, SS2/55 的 Toccata Studio 拉开序幕。来自台湾,现驻布特拉大学任长笛教授的邓国珍博士及国家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傅麒豪将连同获奖无数的钢琴家杨淑仪,为大家呈现多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长笛及钢琴音乐时段。在这场音乐会,观众有机会欣赏现场的长笛及钢琴三重奏、长笛独奏、钢琴独奏等,曲目包括 Kuhlau 脍炙人口的 Grand Duo in E minor,作曲家 Madeleine Dring 美妙动听的 Trio Sonata 等,敬请期待。

Toccata Studio 以发扬创意艺术表演及古典室内音乐为前提,为艺术家及音乐家提供专业演奏平台,将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音乐与艺术表演,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出席,支持音乐与艺术活动。

欲知更多详情或有意出席这场演奏会的公众,可拨电至 016-3618504询问。

蓝帽花 Bluebonnet —— Q JUAN






奥斯丁的春天处处野花飘香,仿佛花仙子来过,一夜之间野花齐放。春天的心情是快乐的,道路两边旁的野花也抬起头来,迎风摇曳生姿,对着路人微笑。在这个野花热情奔放的季节里,最夺目的自然是德克萨斯州(简称德州)的州花 -- 蓝帽花(Bluebonnet)。

第一次见到蓝帽花给我感觉像一串宝蓝色的小风铃插在泥土上。蓝帽花是羽扇豆属的花(Lupinus),在1901年三月蓝帽花被選為德州州花。这种花是由于花瓣像美国移民垦荒初期,女士们戴的蓝色遮阳帽,蓝帽花的英文名 Bluebonnet 也由此而来。



蓝帽花有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正处于干旱和饥荒,村里的人都祈雨,巫师得到启示说百姓得罪了上天,不过只要有人愿意献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焚烧了,把灰烬撒向四方,上天就会原谅他们,才会赐下雨水。自私的人们都在犹豫是否要牺牲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时,有一个小女孩偷偷地把她父母遗留给她布娃娃献上。这个布娃娃是母亲生前缝给她的,娃娃的头上有蓝色羽毛装饰是父亲生前出外带回来的。这是她仅有的东西,也是她最珍贵的。她把心爱的布娃娃烧了,把灰烬撒向四方。第二天早上,奇迹发生了,地上长满了跟娃娃羽毛颜色一样小蓝花。大家认为这是上天表示已经原谅他们,于是在大家都高兴地载歌载舞感谢上天时,雨水降下,大地又恢复生机。故事里的小蓝花就是蓝帽花,而那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就在德州。


德州的春天如此美丽,那是也因为政府的一番用心。每年冬末,有关单位就会沿路撒野花种子,当春天来临时,种子都发芽成长,道路两旁逐渐形成一片花海。因此奥斯丁从三月尾开始,随处都可以看到缤纷色彩的野花迎接春天的来临。政府单位洒下重金播种的路边的野花是只能欣赏不能採,不然将受法律对付。蓝帽花也因此布满遍地,成了德州春天里野花的主角。

遍地野花的奥斯丁给我春天的惊喜,认识蓝帽花是美丽的邂逅,听了动人的蓝帽花传奇故事更让我觉得春天里的奥斯丁是那么地迷人。

毕卡索的蓝色时期


毕卡索的蓝色时期(西班牙语:Periodo Azul),是毕卡索在1900年至1904年之间,本质上以单色(阴鬱的蓝色与蓝绿色)做画的时期,只有极少数暖色作品例外。这些阴沉的画作是毕卡索于西班牙获得灵感、在巴黎完成的,儘管在毕卡索生前难以售出,现在却是毕卡索十分着名的画作。

蓝色时期开始的时间点至今仍无法完全断定:一说是在1901年春天的西班牙,另一说则是下半年在巴黎的时光。在蓝色时期,毕卡索受到在西班牙的旅程以及挚友卡洛斯·卡萨吉马斯自杀的影响,作品採用苦涩的色调,有时并取用阴沉的题材,像是妓女、乞丐、酒鬼等。儘管毕卡索曾回忆道:「我在卡萨吉马斯的死后学着以蓝色做画。」艺术史学家海琳·赛柯(Hélène Seckel)表示:「我们或许该保留这个心理学上的理由,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年代大事记:当卡萨吉马斯在巴黎自杀时毕卡索并不在现场……当这戏剧性的事件显现在毕卡索的死者肖像画中时仍是秋天。」


1901年晚期,卡萨吉马斯死后毕卡索画了数幅他的肖像画,1903年的画作《生命》(La Vie)达到了忧鬱的最高峰,现收藏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同样的情绪并蔓延到了着名的画作《俭朴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描绘着一对看不见的男人与看得见的女人,两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张老旧桌子前。毕卡索的蓝色时期常使用「失明」这个题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赛乐丝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蓝色时期的代表。其他包括裸女、带着孩子的女人等都是毕卡索在蓝色时期常描绘的主题。

毕卡索在蓝色时期最着名的画作应属《年老的吉他演奏者》(The Old Guitarist,1903年)。其他主要的作品还有《索罗的肖像画》(Portrait of Soler,1903年)、《二姐妹》(Las dos hermanas,1904年)等。在蓝色时期结束后,毕卡索开始了玫瑰时期。

《蓝色茉莉》




《蓝色茉莉》(英语:Blue Jasmine)是一部2013年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凯特·布兰琪、莎莉·霍金斯和亚历·鲍德温主演。2013年7月26日在纽约市和洛杉矶有限上映,英国于9月27日上映。影片与布兰琪的演出获得极佳的口碑,女主角布兰琪获得多座影评人协会奖及第71届金球奖、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剧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茉莉(凯特·布兰琪 饰)与丈夫哈罗德(亚历克·鲍德温 饰)在纽约过的富贵生活;另一部分为茉莉与妹妹金吉(莎莉·霍金斯 饰)在旧金山过的另一种人生,片中将这两种人生穿插在一起,向观众展示了茉莉的人生轨迹与巨大落差。

《明报》的石琪给予三颗星(最高五颗):「《情迷蓝茉莉》描述美国一个上流贵妇遭殃落难,充满可笑又可悲的黑色讽刺,成为伍迪·艾伦近年佳作。」中国影评人认为:「布莱切特把过气名媛曾经的光鲜靓丽和落魄后的敏感、神经质这两种状态演绎的十分到位,让观众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又怜悯。风情万种时迷死人,神经质起来吓死人,女神和女神经病共存,凯特·布莱切特有望凭藉此片再拿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zh.wikipedia.org/zh/蓝色茉莉

《蓝色狂想曲》

《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是作曲家乔治·盖希文(George Gershwin)受到于1923年11月1日在风神演奏厅中一场融合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实验音乐会所启发,于1924年写给独奏钢琴及爵士乐团的乐曲,它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

此曲的首演一般是认为在一个标题为「现代音乐实验」的音乐会中,于1924年2月12日纽约风神音乐厅(Aeolian Hall),由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指挥他的乐团以及盖希文演奏钢琴。钢琴与交响乐团的版本是在1946年由葛罗菲(Ferde Grofé)所改编,它成为了美国音乐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蓝色狂想曲让乔治·盖希文建立多产作曲家的声誉。

花絮:
曲子在创作时被称为《美国幻想曲》。《蓝色狂想曲》是由艾拉盖西文在参观完惠斯特的画展之后所提出的。

《蓝色狂想曲》的头开是以单簧管的颤音接着17个圆滑音音阶。在练习中,怀特曼的专业单簧管手Ross Gorman以滑奏来吹奏开头的向上音阶:盖希文听到并且一再要求反覆演奏。

American Heritage声称这个受欢迎的单簧管圆滑奏开头已经跟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的开头一样众所皆知。

在1924年,怀特曼的乐团演奏狂想曲84次,并且卖出了百万张的唱片,怀特曼稍后以这首曲子当做乐团的主题曲,并且将他的电台节目口号改为「Everything new but the Rhapsody in Blue」。

虽然盖希文自己曾说幻想曲就像是美国的音乐万花筒,《蓝色狂想曲》常在纽约的音乐会演出。这影响了伍迪·艾伦的电影Manhattan、迪士尼的电影幻想曲2000、还有女性Barbershop quartet Ambiance于1991年所录制的《蓝色狂想曲》无伴奏合唱版本《纽约狂想曲》。

《蓝色狂想曲》从1987年成为联合航空的广告音乐。该公司年支付权利金300,000元美金使用这首乐曲在广告上。

Brian Wilson受这个音乐影响很深,在SMiLE计划可以说是这个的延伸,它使用了重覆的主题又有明显的美国歌曲架构。在电影"Beautiful Dreamer: Brian Wilson and the Story of SMiLE"中,Brian Wilson用钢琴演奏了《蓝色狂想曲》的序奏,接着奏出SMiLE的歌《Heroes and Villains》。

Desha Delteil跟Jean Myrio在Kit-Cat Club有根据这首乐曲所做的舞蹈,这在百代电影公司的电影中有记录。

1945年由Robert Alda主演关于盖希文的电影,片名叫做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在日本,蓝色狂想曲被使用在富士电视台的电视剧「交响情人梦」(Nodame Cantabile)的片尾曲。

蓝色狂想曲的版权在欧盟于2007年到期,在美国也将于2019年到2027年期间逐步到期。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七星期战争)中惨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之约,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 1825.10.25-1899.6.3 ]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

他善于将维也纳圆舞曲发展为音乐会乐曲。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一生创作作品共479首,其中圆舞曲400多首,还有波尔卡、歌剧等。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艺术家的生活》 《春之声》和 《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

1866年,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按速度不同,可分为快、慢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音较突出,此种体裁种类繁多,有用于声乐的圆舞曲,有用于社交舞会的圆舞曲,甚至有用作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

曲名和创作动机源于德国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作中的诗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和柔顺,犹如矿中闪闪发亮的金子,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总谱完成后,由合唱协会成员约瑟夫.魏尔填词,由于歌词平庸,在1867年2月15日首次演出的男声合唱曲反应一般。半年后,由作曲家自己改编为管弦乐曲,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很快被介绍到英国、美国及其它国家。而后合唱曲也开始流行。歌词由诗人格尔纳特重新创作。


小故事:
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